周掌柜的败走与药茶生意的稳步发展,为林薇薇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棚屋里的存粮渐丰,陶罐中的铜钱也攒下了小小的一堆,虽离那五两银子的“落地银”目标尚有距离,却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家中气氛前所未有的安宁,母亲柳氏脸上多了笑容,弟弟林澈也日渐活泼。
然而,林薇薇心中那根弦却从未真正放松。赵里正那看似和煦却暗藏机锋的目光,如同无形的网,时刻提醒着她当下的安稳是何等脆弱。药茶生意虽顺,终究局限于冼家村一隅,利润微薄,且极易受季节、原料及人情波动影响。若要真正站稳脚跟,应对未知风险,乃至有朝一日能挣脱这流放之地的无形枷锁,必须拥有更深厚、更不可替代的依仗。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云雾深处的迷魂涧,投向了那位脾气古怪却身怀绝技的邓老者。药茶的成功,仅仅是触摸到了药学世界的冰山一角。邓老者所展现的博大精深,才是她真正渴望攀登的高峰。
此次进山,她目标更为明确:一则是继续学习更深层次的药材辨识、炮制及配伍知识;二则是试探性地请教一些常见小毛病的应对之方,以期能更稳妥地帮助乡邻,进一步提升自身价值;三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希望能找到一条更稳定、更优质的药材来源,摆脱完全依赖野外采集的被动局面。
准备依旧充分。行囊里除了必备的工具干粮,还有一小罐精心熬制、风味最佳的甘蔗醋和一包用干净荷叶包裹的、加入了新采野蜂蜜的健脾药茶丸——这是她近日试验的新品,便于携带保存,算是给老者的“作业”与心意。
再入迷魂涧,轻车熟路。谷中景色依旧,幽深静谧,弥漫着草木与泥土的芬芳。她于谷口恭敬通传,声音在空谷中回荡。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邓老者依旧如神出鬼没般,从一处藤蔓遮掩的崖壁后现身,轻巧落地。他瞥了林薇薇一眼,目光在她略显丰润些的脸颊和沉稳许多的气度上停留一瞬,哼道:“又是你?怎地,那药茶生意做得顺遂,又来扰老夫清静?”
林薇薇恭敬行礼,奉上礼物:“托老先生洪福,晚辈依您指点,制些粗茶勉强糊口,心中却常感不足。近日试做了这药茶丸,便于含服,特请老先生品鉴指正。晚辈愚钝,于药理一道,愈学愈觉自身浅薄,如井底之蛙。恳请老先生再施教诲,授我以渔,晚辈愿执弟子礼,潜心修习,绝不敢懈怠!”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
邓老者接过茶丸,捏起一枚放入口中,细细品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甜而不腻,药香醇和,化开后满口生津,健脾之效隐隐透出,制作已显几分火候。
“哼,还算有点长进,知道化繁为简了。”老者语气依旧平淡,却并未拒绝她的请教,“说吧,此次又想学什么?”
林薇薇心中暗喜,连忙道:“晚辈想学习更多常见药材的精细炮制之法,以及……一些应对小儿积食、老人风寒、妇人气血不调等寻常小恙的稳妥方剂思路,不敢求秘方,只求明其理,日后若遇乡邻求助,或可提供些更稳妥的食养建议,不至误人。”她刻意将范围限定在“食养建议”和“稳妥方剂”内,避免触及“行医”红线。
邓老者眯眼看着她,似乎看穿了她的谨慎,却未点破,只道:“算你还有些分寸。药理之道,浩瀚如海,贪多嚼不烂。今日便与你说说这‘藿香正气’之理,应对暑湿寒邪,最为常用……”
他竟真的寻了处平坦青石坐下,取来随身药篓中的几味药材,一边处理,一边深入浅出地讲解起藿香、紫苏、白芷、茯苓等药在应对外感内湿时的君臣佐使之妙,以及因人体质、季节不同而异的化裁要点。
林薇薇屏息凝神,听得如痴如醉,只觉以往许多模糊之处豁然开朗。她不仅记忆药方,更努力理解其背后的医理与思路。
随后数日,林薇薇皆尽可能抽空进山求教。邓老者虽依旧惜字如金,却不再一味驱赶,讲授内容也逐渐深入,从单味药性到简单配伍,从炮制火候到储存要点,甚至开始讲解一些简易脉象与舌苔的辨识基础(再三强调不可轻易凭此断症)。
林薇薇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每次进山皆做足准备,带着问题而来,满载收获而归。她与老者的关系,在一种奇特的默契中悄然拉近。
这一日,老者讲授完一批药材的采收时节鉴别后,忽道:“整日在这谷中空谈亦是无用。随我来,带你看些实在东西。”
说罢,起身便向谷地更深处行去。林薇薇心中一凛,连忙跟上。她知道,迷魂涧深处远比外围危险,雾气更浓,路径更复杂,毒虫瘴气防不胜防。
老者步履如飞,对地形熟悉至极,每每能于看似无路处找到通行之法。林薇薇全神贯注,紧跟其后,努力记忆路径与周围特征。
穿行约莫一炷香时间,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片背风向阳、靠近溪流的缓坡上,竟被人为开垦出几块整齐的畦田!田中并非庄稼,而是生长着各种长势喜人、分类种植的草药!有叶片肥厚的紫苏、薄荷,有挂着果实的山茱萸,有根系发达的丹参、黄精,甚至还有几株罕见的、邓老者曾提及的清热良药——金银花和连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