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魄凝香茶”的成功研制与薛神医的肯定,如同为林薇薇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清平坊“百草轩”的声誉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然而,林薇薇并未沉醉于眼前的成就。她深知,一款新茶的热度终会消退,唯有不断夯实根基、提升品牌不可替代的价值,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州府商界立于不败之地。薛神医那句“药膳之本,终在济世,非独悦雅士”的提醒,更让她警醒,需在高端与普惠之间找到平衡。
眼下,最紧要之事,便是将文画家的题字承诺落到实处。这不仅是提升产品格调的绝佳机会,更是将“百草轩”与清平坊文人雅士圈层深度捆绑的关键一步。她精心准备了数小罐品质最佳的“桂魄凝香茶”,又以桑皮纸工整誊写了此茶的创作灵感、所用材料及简要功效,连同几样店内口碑最好的精致茶点,用素雅的竹篮盛装,亲自送至沈先生处,恳请其转呈文画家,并附上一封言辞恳切的短笺,言明不敢催促,全凭先生雅兴,唯望先生墨宝能为陋室增辉。
此举既表达了敬意,又给予了文画家充分的尊重与自由。数日后,沈先生带来回音:文画家对茶品赞誉有加,已应允题字,并提出一个更妙的构想——他愿为“百草轩”专门绘制一套四幅“药苑清供图”,分别以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为主题,融入相应时节养生药材元素,画风清雅,再于画幅留白处题写茶名及店名,制成木刻版,用于印制包装笺、或刻制专属印章。如此,不仅题字,更有了独一无二的视觉标识!
林薇薇闻之,喜出望外!这远超出她的预期。文画家此举,无疑是将“百草轩”视作了可入画的雅物,其认可程度非同一般。她立刻表示,愿奉上丰厚的润笔之资。文画家却通过沈先生婉拒,只言“以茶会友,雅事共赏,谈钱便俗了”,但可接受日后“百草轩”定期奉上一些新研制的茶品以供品鉴。
林薇薇心领神会,这是文人雅士的交往方式,重知音、轻铜臭。她更加谨慎对待,绝不借此张扬,只在与极相熟的雅士交流时,才 subtly 提及文画家为小店增色之事,语气充满感激,却无炫耀之意。这反而更赢得了文士们的尊重。
与此同时,她并未忘记薛神医的提醒,开始着力开发面向更广大普通顾客的“日常养生茶包”系列。她选用价格实惠、功效明确的材料,如山楂、陈皮、麦芽制成“开胃消食茶”;菊花、金银花、薄荷制成“清热明目茶”;酸枣仁、百合、莲子心制成“宁神安眠茶”。采用简化工艺,或短时窨制,或科学配比后制成碎茶包,用干净的桑皮纸分包,每包注明功效、用法,价格极其亲民,旨在让寻常百姓也能轻松体验药膳茶饮的益处。此系列一经推出,果然大受欢迎,不仅清平坊的街坊邻里常来购买,甚至吸引了更远区域的平民顾客,店铺的日常客流和基础收入得到了有力保障。“百草轩”的形象也因此变得更加亲民、接地气,形成了“高端定制”与“普惠日常”并行的格局,根基愈发稳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桂魄凝香茶”的名声和文画家题字的传闻,终究还是引起了悦来居的极大不安与嫉恨。他们意识到,单靠模仿普通茶饮和价格战,已难以撼动“百草轩”在特定圈层的地位。一场更为阴险的风波,正在酝酿。
这日午后,一位衣着体面、自称是某家绸缎庄管事的中年人来到店中,言道东家夫人久闻“桂魄凝香茶”大名,欲订购一批用于年末馈赠重要客户,数量不小,要求包装精美,并希望能与林掌柜面谈细节。林薇薇见来人谈吐不俗,需求明确,且馈赠用途符合此茶定位,便未生疑,约定三日后在店中详谈。
三日后,那管事如约而至,还带来一位身着锦袍、面色倨傲的年轻公子,自称是绸缎庄的少东家。少东家态度傲慢,对茶品本身不甚在意,却对包装、题字等细节追问不休,尤其反复确认是否确为文画家真迹,言语间似有质疑。林薇薇心生警惕,应答愈发谨慎,只强调包装力求雅致,并未过度渲染画家名头。
正当商谈之际,店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几位书生模样的人簇拥着一位面容清瘦、目光锐利的老者闯入店中,那老者手持一卷字画,面带怒容,径直走到柜台前,将字画“啪”地一声拍在桌上,厉声喝道:“掌柜的何在?岂有此理!竟敢假冒文兄墨宝,欺世盗名!”
这一声喝问,如同惊雷,店内所有客人都惊呆了,目光齐刷刷聚焦在林薇薇身上。那绸缎庄少东家和管事也露出惊疑之色,冷眼旁观。
林薇薇心中剧震,瞬间明白这是悦来居设的局!先以大宗订单为饵,再当众发难,指责她假冒文画家题字,旨在彻底摧毁“百草轩”刚刚建立起的雅誉!她强压住狂跳的心脏,目光扫过那幅字画——是一幅仿冒的文画家风格的花鸟图,题款拙劣,但足以迷惑不识货的外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