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的打探很快有了结果。张飞性情豪爽,尤好杯中之物,是城内多家酒肆的常客。但他最常去、也最钟爱的,却是城西一家名为“十里香”的老字号酒馆。此馆酒水醇厚,价钱公道,颇受城中豪杰游侠喜爱。张飞几乎每日收摊后,都会去那里喝上几碗,有时独饮,有时则会呼朋引伴,热闹非凡。
而关于关羽的信息也汇总而来。刘勇发现,关羽虽生活清苦,但似乎也好酒,偶尔(约莫三四日一次)在收摊后,会去城南一家小酒馆独酌片刻,但那家酒馆档次很低,酒质也差。更重要的是,刘勇注意到,关羽去的那家小酒馆,与张飞常去的“十里香”,居然在同一条主街上,相距不过百步之遥!
天赐良机!
刘和心中顿时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不需要刻意去分别接近两人,完全可以创造一个“自然”的场合,让三人的初次会面发生在同一个地方!酒馆,无疑是打破尴尬、拉近关系的最佳场所。
他选择了张飞最常去的“十里香”。一来此地是张飞的主场,他出现最为自然;二来酒好环境佳,也更适合交谈;三来,他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邀请关羽“移步”过来,还是自己“偶然”过去。
计划定下,刘和便开始耐心等待时机。他需要选择一个关羽也会去小酒馆的日子。
两日后,机会来了。刘勇回报,关羽收摊后,再次走向了那家小酒馆。
“就是今日!”刘和精神一振,立刻吩咐:“刘勇,孙铭,随我去‘十里香’。小芸,你留在驿馆。”
“公子,是否需要属下等护卫……”刘勇有些担心,那等地方龙蛇混杂。
“无妨,你们跟在身后即可,非必要不必靠近。”刘和摆摆手,他今日不是去打架的,是去“交友”的。
他依旧是一身普通的文士袍,但质地稍好,显得既不寒酸也不扎眼。来到“十里香”酒馆时,正是华灯初上,馆内人声鼎沸,划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
刘和目光一扫,很快就在靠窗的一个显眼位置,看到了那个豹头环眼、声若洪雷的壮汉——张飞!他正与两个看似游侠打扮的人喝得面红耳赤,大声说笑着,显得十分快意。
刘和心中一定,找了个离张飞不远不近、略显清静的角落坐下,要了一壶酒和两碟小菜,独自小酌起来,目光却似无意地瞟向门口方向,等待着。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刘和计算着关羽在那小酒馆应该已经喝了一两碗了,时机差不多。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刘勇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留在原地,然后自己装作出门透气或者寻找茅房的样子,缓步走出了“十里香”。
他并没有真的去茅房,而是径直走向了百步外那家低矮破旧的小酒馆。
站在小酒馆门口,里面浑浊的空气和嘈杂的声响便扑面而来。刘和目光一扫,很快就在最角落里的一张破旧桌子前,看到了那个孤傲的身影。
关羽独自一人,面前放着一碗劣酒,一碟茴香豆,正默默地喝着。他坐姿笔挺,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一种令人侧目的尊严。周围的喧嚣仿佛都与他无关,他自成一方世界。
刘和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文人好奇与欣赏的笑容,迈步走了进去。
他直接走到关羽的桌前,拱手一礼,语气温和而不失敬意:“这位壮士请了。在下冒昧,见壮士气度不凡,独饮于此,心甚好奇。不知可否叨扰,共饮一碗?”
关羽闻言,缓缓抬起头,丹凤眼开阖之间,精光一闪,仔细打量了刘和一番。见刘和衣着得体,举止有礼,眼神清澈,并无恶意,脸上的戒备之色稍缓,但依旧冷淡,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并未说话。
刘和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在对面坐下,叫伙计添了个酒碗,又点了两样像样些的小菜。
“在下姓刘,名和,字……尚未有字,幽州人士,游学至此。”刘和给自己倒上酒,举碗道,“萍水相逢,即是缘分,敬壮士一碗。”
关羽看了看他,似乎觉得此人有些特别,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某姓关,名羽。”言简意赅,说完便举碗与刘和一碰,仰头一饮而尽。
酒是劣酒,辛辣刺喉,但关羽却面不改色。
“关壮士好酒量!”刘和赞道,也努力将碗中劣酒饮尽,只觉得一股火烧般的感觉从喉咙直冲而下,忍不住咳嗽了两声,脸上泛起红晕。
关羽见他如此,嘴角似乎微不可查地动了一下,淡淡道:“公子非惯饮此酒之人。”
刘和坦然一笑:“让壮士见笑了。实不相瞒,方才在对面‘十里香’小酌,那酒虽醇,却觉独饮无趣。偶见壮士于此,风采卓然,故特来相邀。”
“十里香?”关羽目光微动,那家的酒他自然知道是好酒,但价格不菲,非他所能常饮。
“正是。”刘和顺势说道,“此间酒劣,恐辱没了壮士。不知关壮士可愿赏光,移步对面?由在下做东,也好讨教些江湖见闻。”他语气诚恳,带着一种对江湖豪杰的天然向往,毫无纨绔子弟的倨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