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的行动力惊人。得了刘和的资金支持和“大义”名分,他回到家中便立刻大刀阔斧地操办起来。他本就家资丰厚,在涿县颇有声望和人脉,如今又有了刘和提供的“专项经费”,更是如虎添翼。
不过数日功夫,他便在自家庄园后清理出一大片空地作为校场,又通过关系购置了一批虽然陈旧但尚堪使用的兵器甲胄,并开始招募乡勇。
张飞豪爽仗义的名声此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听闻“张屠户”要组建“涿县义勇”,保境安民,许多仰慕其武勇豪气的本地青壮、以及一些逃难至此略有武艺的流民,纷纷前来投效。张飞来者不拒,但他也粗中有细,简单测试了力气和身手,剔除了些明显老弱或油滑之徒,初步筛选出了约两百名看上去还算精壮的汉子。
这一日,校场初步整备完成,兵器也已到位一部分。张飞兴致勃勃地邀请刘和前来“检阅”,顺便也请了关羽——那日酒馆分别后,刘和又私下与关羽接触了几次,关系愈发熟稔,关羽也对这“涿县义勇”之事略有耳闻。
刘和带着刘勇、孙铭,与关羽一同来到张飞的庄园。只见校场之上,两百余名新募的乡勇乱哄哄地站在一起,交头接耳,队伍歪歪扭扭,毫无纪律可言。张飞正站在一个土台上,扯着嗓子大声训话,无非是“好生操练”、“听从号令”、“保卫家乡”之类,但效果甚微,下面的人依旧各行其是。
见刘和与关羽到来,张飞跳下土台,大步迎上,脸上带着几分得意又几分苦恼:“公子!云长兄!你们来了!瞧瞧,俺这队伍如何?就是这帮猢狲不太听话,俺老张喊得嗓子冒烟,也没甚鸟用!”
关羽抚髯观看,丹凤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摇头。他熟读春秋,深知兵贵精不贵多,更重纪律号令,眼前这群乌合之众,实在难入法眼。
刘和却微微一笑:“张兄初建营伍,已聚得二百壮士,已是难得。至于纪律操练,非一日之功,需得循序渐进。”
他缓步走上土台,目光扫过台下乱糟糟的人群。【洞察之戒】无声开启,快速扫描着这些乡勇的属性。
【乡勇甲:忠诚:55(对张飞/钱粮),武力:48,智力:40,政治:20,魅力:45,运势:随波逐流】【为吃饱饭而来,无甚斗志。】 【乡勇乙:忠诚:60(对张飞),武力:52,智力:45,政治:25,魅力:50,运势:平平】【慕张飞之名而来,略有勇力。】 【乡勇丙:忠诚:50(对钱粮),武力:58,智力:50,政治:30,魅力:48,运势:观望】【流民出身,有实战经验,观望风向。】
大多属性平平,忠诚度不高,目的各异,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其中也有几个武力超过60、甚至接近70的苗子,值得留意。
刘和心中已有计较。他并未像张飞那样大声嘶吼,而是运足中气,声音清朗却极具穿透力,瞬间压过了场下的嘈杂:“诸位壮士!”
台下众人见一位气质不凡的年轻公子上台说话,都好奇地安静下来,望向了他。
“诸位投效义勇,是为保家?是为安民?或是为求一顿饱饭?”刘和开门见山,直接点破了许多人的心思,“无论为何,既然站在此地,拿起兵器,便不再是普通百姓!贼寇来时,刀剑不会因你为何而来而稍有留情!要想活命,要想建功,要想让父母妻儿得以保全,唯有一样东西可靠——那便是你身边的同伴,和你手中的武艺、身上的纪律!”
他话语简单直接,却句句说中要害,台下许多人的神色变得认真起来。
“然则,武艺非天生,纪律非自有!”刘和话锋一转,“需刻苦操练,需令行禁止!自明日起,我会与张统领、关壮士一同,制定操练章程。凡刻苦用命、进步显着者,赏!凡偷奸耍滑、违抗号令者,罚!赏罚分明,方能练出一支真正的精兵,而非乌合之众!”
他这番话,既立了规矩,也给了希望,更暗示了背后有支持(赏金),台下顿时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不少人眼中露出了期待之色。
张飞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觉得刘和说得比自己在理多了。
关羽也微微颔首,对刘和这番治军言论表示认可。
这时,台下那个武力接近70的流民出身乡勇(洞察之戒显示他有些实战经验)似乎有些不服,高声叫道:“公子说得轻巧!打仗靠的是真刀真枪的胆子!光练队列有啥用?”
刘和目光扫向他,并不动怒,反而微微一笑:“说得不错!真刀真枪的胆子和本事,确实最重要。既然如此,不如现场演练一番?刘勇!”
“属下在!”刘勇立刻踏前一步。
“你去,与这位壮士切磋几招,点到为止。”刘和下令。他需要适当展示一下自己这边的实力,震慑的同时,也示范什么叫“本事”。
“是!”刘勇领命,走下土台,对那挑衅的乡勇抱拳道:“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