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既定,刻不容缓。就在张飞大张旗鼓佯动吸引敌军注意力的同时,刘和与关羽已然率领精心挑选的一千五百精锐骑兵,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潜出了渔阳城。
时值深秋,塞外的寒风已然刺骨,天空阴沉,竟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这天气对于行军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刘和与关羽对视一眼,却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然——风雪虽恶,却也更能掩盖行踪,正是奇袭的绝佳掩护!
“全军听令!人衔枚,马裹蹄!保持肃静,跟上队伍!”刘和压低声音下令,随即一马当先,冲入了漫天的风雪之中。关羽紧随其后,青龙偃月刀倒提在手,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前方被风雪模糊的旷野。
一千五百骑精锐,如同沉默的钢铁洪流,一头扎进了北风呼啸、雪幕重重的荒原。没有旌旗招展,没有鼓号喧天,只有马蹄包裹厚布后沉闷的踏地声,以及风吹过铠甲的呜咽声。
路途远比想象中更加艰苦。寒风如同刀子般刮在脸上,雪花不断灌入领口,融化后带来刺骨的冰冷。地面很快变得泥泞湿滑,不时有战马失蹄跌倒,骑士们相互搀扶,默默拉起战马,继续前行。干粮冻得硬邦邦,只能就着雪水艰难下咽。
刘和始终骑行在队伍的最前方。他没有丝毫特殊待遇,与普通士卒一样啃着冻硬的面饼,饮着冰冷的雪水。每当遇到难以通行的沟壑或歧路,他总是第一个下马探路,或是亲自指挥士卒填平障碍。他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坚定而可靠。
(洞察之戒的能力被刘和运用到了极致:)
· 【环境感知:风速、雪量变化…预测未来两个时辰内风雪将减小,需加快速度…】
· 【路径选择:前方三里处有山脊可避风,但需绕行…左侧山谷看似平坦,实则下有暗冰,需避开…建议右转,沿干涸河床行进,虽颠簸但安全…】
· 【士气监控:全军士气75(高昂但疲惫)…第三曲士卒因冻伤略有萎靡,需鼓舞…】
凭借着戒指提供的微妙指引,刘和总能选择相对好走且隐蔽的路线,避开可能的险地和乌桓游骑的巡逻范围。他还不时下令短暂休整,让士卒们挤在一起取暖,并亲自巡视,将随身携带的伤药分给冻伤的士兵。
“弟兄们,再坚持一下!乌桓人正在他们的帐篷里烤着火,做着美梦,绝不会料到我们会在这种天气里杀到!”
“想想被掳走的乡亲!想想战死的卢龙塞弟兄!此仇必报!此功必立!”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穿透风雪,传入每个士卒的耳中,极大地鼓舞着士气。将士们看着与他们同甘共苦的年轻太守,眼神中的敬佩与忠诚愈发浓烈。
关羽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丹凤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他深知,为将者不仅需要万夫不当之勇,更需要这种与士卒同甘共苦、体察入微的统帅之德。这位兄长,已然具备了一名优秀统帅的潜质。
日夜兼程,部队在风雪中艰难跋涉了两天两夜。终于,在第三日凌晨,风雪渐歇,斥候带回消息:前方三十里,便是乌桓峭王部主力所在的冬季营地——一处背风的山谷,帐篷连绵,人马众多,隐约可见大量抢掠来的物资和被困的汉民。
由于天气恶劣和行军路线的极度隐蔽,乌桓人果然毫无察觉!他们甚至没有在外围布置足够的哨探,大部分人都缩在温暖的帐篷里,享受着抢掠来的酒肉。
刘和与关羽潜伏在一处山脊之后,远远望着山谷中星星点点的篝火和毫无戒备的营地。
“云长,看来苏仆延比他想象的还要骄狂。”刘和低声冷笑,眼中寒光闪烁。
关羽抚髯颔首:“天赐良机。兄长,下令吧。”
刘和深吸一口冰冷刺骨的空气,目光扫过身后虽然疲惫却眼神炽热、充满复仇火焰的一千五百健儿。
“全军听令!检查兵甲,喂饱战马,休息一个时辰!”
“拂晓时分,敌营最松懈之时,便是我们——”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铿锵凌厉,如同出鞘的利剑:
“直捣王庭,雪耻复仇之时!”
喜欢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