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城军议上的争执,如同一声警钟,在刘和心中长鸣不歇。公孙瓒那毫不掩饰的敌意与跋扈,刘虞看似调和实则偏向怀柔的无力,都让他清晰地认识到,幽州内部的平静只是表象,潜藏的暗流随时可能演变成惊涛骇浪。而远在中原,由曹操点燃的讨董烽火,也正呈燎原之势。天下大势,波谲云诡,决不可因偏安一隅而错失良机,更不可因内部分歧而自缚手脚。
(刘和内心:刘虞仁弱,公孙瓒骄横,幽州非久居之地,亦非久依之靠。欲成大事,必须手握绝对力量,方能在这乱世中掌握主动!)
返回右北平郡治所土垠城后,刘和立刻行动起来。他利用右北平太守的合法职权,将郡内军政大权牢牢抓在手中,开始了一场紧锣密鼓却又尽可能低调的备战。
深耕根基,广积粮秣
右北平郡土地肥沃,河谷纵横,本是屯田佳处。刘和任命得力干吏,将屯田政策推行到极致。他不仅招募流民,更以官府提供种子、耕牛、农具为条件,吸引郡内百姓垦荒。同时,他凭借超越时代的些许知识,指导老农进行选种、轮作,虽效果缓慢,却也体现了他对农耕的重视。郡内大小粮仓被不断填满,新修筑的仓廪亦拔地而起。除了粮食,大量的干草、豆料等军马物资也在持续囤积。刘和的目标,是建立起一个足以支撑长期军事行动的稳固后勤基地。
暗扩精锐,淬炼刀锋
明面上,刘和麾下兵马依旧维持着朝廷规制,但他利用剿匪、戍边等名义,以及暗中吸纳流民壮丁、招揽四方豪杰,将军队规模悄然扩充至两万之众。这些新兵被分散安置在各处营垒,以避免过于引人注目。
真正的核心,则在于操练。校场之上,杀声震天。关羽主要负责骑兵与弓弩手的训练。幽州铁骑在他的督导下,反复进行冲锋、迂回、骑射演练,要求做到人马合一,如臂使指。他尤其注重培养骑兵在复杂地形下的突击能力,以及与步兵的协同作战。弓弩手则被要求练就精准的箭术和快速的轮射技巧。
张飞则专注于步兵方阵与攻坚训练。他声若洪钟,亲自示范,将那些新募的士卒操练得叫苦不迭,却又在严酷的训练中迅速蜕变成合格的战士。刀盾手、长枪兵、重甲步卒,各兵种配合日趋默契。张飞还别出心裁地训练士卒进行土工作业、器械攀爬,为未来的城池攻防做准备。
刘和本人亦时常亲临校场,利用“洞察之戒”观察将士们的训练成效,筛选出其中有潜力者予以提拔,也偶尔根据自己的现代军事知识,提出一些关于阵型优化、信号传递等方面的建议,令关张二人亦觉耳目一新。
(刘和内心: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有此两万历经严酷操练、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精锐,辅以云长、翼德之勇,方是我逐鹿天下的根本!)
广布耳目,洞察天下
在厉兵秣马的同时,刘和从未放松对天下局势的洞察。他深知信息的重要性。“幽影”的触角被他进一步延伸。
一批精干的细作被派往洛阳,他们的任务不仅是打探董卓的兵力部署、朝廷动向,更要密切关注董卓集团内部的矛盾、西凉军与并州军(原丁原部,现由吕布统领)的关系,以及那位被废黜的弘农王的最终命运。
另一批探马则潜入冀州、兖州、豫州等地。关东诸侯的动向是重中之重。袁绍在勃海如何联络各方?曹操在陈留如何整军?袁术在南阳态度如何?孙坚是否已起兵北上?各路人马的数量、装备、主将性格、彼此间的关系,都在刘和的情报收集范围之内。他甚至派人留意了北平公孙瓒的动向,以防其趁自己专注于南方时背后发难。
每一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土垠城的郡守府,由刘和与王嵩等人一同分析、研判。天下大势,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在刘和面前逐渐清晰起来。
外示恭顺,内藏韬略
对外,刘和依旧保持着对州牧刘虞的恭敬。他按时呈送公文,汇报郡内“安宁无事”、“屯田顺利”,对于刘虞的怀柔政策,他不再公开反驳,只是在自己辖区内,对乌桓、鲜卑的小股骚扰,依旧采取坚决打击的态度,但规模控制在局部,避免扩大事端,引来刘虞的干涉和公孙瓒的借题发挥。
(刘和内心:刘虞欲怀柔,便让他怀柔去。公孙瓒欲逞威,也由得他挑衅。我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待中原尘埃落定,或幽州内乱爆发,便是我龙出浅水,一飞冲天之时!)
右北平郡,在刘和的治理下,看似平静,实则如同一座巨大的兵营和粮仓,在沉默中积蓄着恐怖的力量。刘和如同一头蛰伏的猛虎,一边舔舐着爪子,磨砺着牙齿,一边冷静地观察着丛林外的风起云涌,等待着最佳的攻击时机。
风暴正在酝酿,而他,已做好了迎接一切变局的准备。
喜欢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