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的指尖在老城区学校规划图上划过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市教育局局长陈明抱着一摞档案夹走进来,黑色皮鞋踩在地板上没出太多声响。规划图上,两所百年老校的红圈是周正昨天用红笔标好的,新建小学的选址用蓝笔勾出轮廓,边缘还留着他昨晚画的修改痕迹。
陈明把档案夹放在办公桌一角,抽出其中一本翻开。里面是老校建筑检测报告,每一页都贴着检测机构的印章。周正拿起报告,翻到第三页,指了指“校舍墙体加固建议”那栏。陈明凑过来,手指点在“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几个字上。
“这两所老校的墙体都是民国时期的,普通加固材料容易破坏原貌,”陈明的声音不高,“碳纤维布轻,强度够,还能保留原来的砖纹。”周正点头,拿起笔在报告边缘写了“成本核算”四个字。他抬头看陈明,视线扫过对方衬衫领口的纽扣——昨天开会时陈明还系着这条深蓝色领带,今天没换。
“让基建科今天把成本算出来,”周正把笔放回笔座,“明天给我,下周常务会要定预算。”陈明合上档案夹,放进随身的公文包。两人又聊了十分钟,陈明提到新建小学的师资调配,说会从市区其他学校抽调骨干教师。周正嗯了一声,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温水。
陈明走后,周正拿起手机。屏幕上有一条秦筝发来的消息,是早上八点发的,说基地的新兵体能测试过了大半,就剩三个孩子还没达标。周正回复“注意别让孩子们累着”,刚放下手机,电话就响了。是秦筝打来的,背景里有吹哨声。
“刚忙完?”周正的声音放轻了些。秦筝说刚把最后三个新兵送到医务室擦药,都是肌肉拉伤,没大事。周正听见电话那头有赵琳的声音,问秦筝要不要一起去食堂。秦筝跟赵琳说了句“等会儿”,又跟周正说话。
“晚上我可能早点回江州,”秦筝说,“赵琳说这边的事差不多了,剩下的让她盯着。”周正应了声,说会让家里阿姨多买些菜。秦筝笑了笑,说不用,她路过菜市场自己买。挂了电话,周正拿起桌上的老城区改造拆迁名单,翻到“李建国”那页——刘芳昨天说这户不愿意搬,说房子是祖传的,要多要补偿。
下午两点,周正去了市政府二楼的会议室。住建局局长刘芳、民政局局长赵伟已经在里面等着。桌上摆着拆迁补偿明细和住户登记表。周正坐下,拿起登记表,翻到李建国那栏。刘芳说昨天去了李建国家,对方态度很坚决,说少了五十万不搬。赵伟在旁边补充,说李建国的儿子在外地打工,家里就老两口,担心搬了之后没地方住。
周正手指敲了敲桌面,视线在刘芳和赵伟脸上转了圈。“明天上午我去李建国家,”周正说,“刘芳你跟我一起,带上补偿协议和安置房的照片。”刘芳点头,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记下来。赵伟说会提前联系社区主任,让对方一起去帮忙劝说。会议开了一个半小时,散会后周正回到办公室,秘书王凯递上一份文件——是宏达建材的建设进度表,张宏达早上送过来的。
周正翻开进度表,看了看“地基施工”那栏,写着“预计下月中旬完工”。他拿起笔,在旁边画了道横线,又写了“环保监测跟进”。王凯站在旁边,说张宏达刚才打电话,想请周正下周去工地看看。周正摇了摇头,说等地基完工了再去,现在去没意义。
四点半,周正的手机响了,是秦筝打来的。秦筝说已经在市政府楼下了,问他什么时候下班。周正看了看桌上的文件,说还有半小时。秦筝说她在车里等,让老陈把车停在门口的树荫下。周正挂了电话,加快速度处理剩下的文件——主要是民生工程的资金申请,他签了字,让王凯明天交给财政局局长。
五点十分,周正收拾好公文包,跟王凯打了招呼,走出办公楼。门口的黑色轿车里,秦筝正靠在副驾驶座上看部队的训练手册。周正拉开车门坐进去,秦筝抬头,把手册合上放在腿上。老陈发动车子,秦筝从包里拿出一个纸袋子,里面是刚买的草莓。
“路过水果摊,看着新鲜,”秦筝拿起一颗递给周正,“你昨天说想吃。”周正接过草莓,咬了一口,甜味顺着喉咙滑下去。他看了看秦筝的军裤,裤脚沾了点黄土——是基地训练场上的土,早上视频时他见过。
“那三个新兵怎么样了?”周正问。秦筝说已经没事了,下午让他们休息了半天,明天再练。她又说赵琳今天跟她聊了,说想让江州军区跟市里合作,在学校搞国防教育课。周正点头,说这事可以让教育局跟军区对接,陈明那边应该愿意。
车子到了小区楼下,两人一起上楼。秦筝打开门,把军靴放在玄关,弯腰换拖鞋。周正走进厨房,看了看冰箱——里面有阿姨早上买的排骨和青菜。秦筝跟进来,从冰箱里拿出排骨,放在水槽里解冻。
“晚上做红烧排骨?”秦筝问。周正嗯了一声,挽起袖子帮她洗青菜。厨房的抽油烟机还没开,窗外的夕阳照进来,落在秦筝的发梢上。周正看着她低头洗排骨的样子,伸手帮她把耳边的头发别到耳后。秦筝抬头看他,笑了笑,手上的水沾到了周正的手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