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照高点!别漏了死角!” 林辰握着破冰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通风管里的 “窸窣” 声越来越近,应急灯的微光顺着管口往里探,能看到一个毛茸茸的黑影在蠕动 —— 不是内应的陷阱,竟是只冻僵的赤狐,后腿被银灰颗粒裹住,卡在管壁上挣扎,刚才的 “咬痕”,是它慌乱中用尖牙啃出来的。
阿力伸手把狐狸拽出来,小家伙浑身冰碴,缩成一团发抖,小张赶紧找了块旧棉袄裹住它:“应该是从后山山洞跑进来的,被冰霾逼得没地方去。” 林辰松了口气,刚想让大家继续检查通风管,仓库方向突然传来小李的呼喊:“林先生!医疗箱找不到了!刚才有人受伤要包扎,翻了半天物资堆都没找着!”
众人赶到仓库时,只见地上的物资堆得像座小山 —— 压缩饼干箱压着柴油桶,医疗包混在工具堆里,几袋蔬菜种子还掉进了雪水里,冻成了冰疙瘩。阿力想找根铁棍加固防线,翻了三分钟才从一堆罐头下拽出来,气得他踹了踹油桶:“这堆得跟乱葬岗似的!真等野狼团队冲进来,找把斧头都得耽误半分钟,更别说拿医疗用品了!”
这话戳中了林辰的心事。之前忙着加固防御、修复通风,物资全是随手堆在地下室,没来得及整理。刚才应对微型爆炸物时,找滤布就耽误了两分钟,要是真到生死关头,一点延误就是人命。“必须分区域存物资!” 林辰抹了把脸上的霜,“按用途分五个区,每个区设明显标记,就算在战斗中,伸手就能拿到需要的东西!”
王经理赶紧掏出纸笔,在冻得发脆的纸上画草图:“地下室空间够,咱们这么分:靠近主通风口的位置设‘医疗区’,通风好,方便救治;往里走点设‘食物区’,离温室近,拿蔬菜方便;储油间旁边设‘能源区’,柴油、汽油、发电机零件都放这儿,省得来回跑;仓库门口设‘工具区’,破冰斧、绞盘、铁丝这些常用工具放这儿,随用随拿;温室旁边设‘种植区’,种子、营养液、育苗盘集中放,小张打理起来也方便。”
“就按这个来!” 林辰拍板,“现在分工:小李负责医疗区,把抗生素、绷带、冻伤膏分类摆,重伤用的放上层,轻伤用的放下层,再弄个急救包挂在外面,方便随手拿;王哥和小张负责食物区,压缩饼干、罐头按保质期排,快过期的放前面,蔬菜种子放保温箱里,别再冻着;阿力带我去能源区,把柴油桶、汽油桶按类型堆,发电机零件用盒子装,贴好标签;剩下的兄弟负责工具区,常用工具挂墙上,备用的放架子上,别堆在地上。”
分工容易,执行却难。极寒天气下,物资都冻得硬邦邦的,小李刚想把绷带从纸箱里拿出来,手指就被粘在包装纸上,用力一扯,绷带散落一地,他蹲在地上捡,刚碰到地面就打了个寒颤 —— 地下室地面温度 - 40℃,没一会儿指尖就冻得发紫。“用温水泡一下纸箱!” 林辰赶紧递过暖水瓶,“别用手直接碰,先把包装纸化开。”
能源区的整理更费劲。柴油桶每个重 50 公斤,阿力和两个兄弟抬着往指定区域挪,走一步滑一步,好不容易放好一排,最边上的油桶突然倒了,“哐当” 一声砸在地上,幸好没漏油。“得用木板垫在油桶下面!” 阿力擦了擦额头的汗,汗滴在地上瞬间凝成冰,“木板能防滑,还能隔开地面的寒气,防止油桶冻裂。” 林辰赶紧让兄弟们去仓库搬木板,把每个油桶都垫得稳稳的。
工具区的标签成了难题。普通纸张贴在墙上,风一吹就掉,用胶带粘,胶带在低温下没粘性。王经理灵机一动,找了几块薄铁皮,用马克笔在上面写 “破冰斧”“铁棍”“绞盘零件”,再用钉子钉在墙上,铁皮反光,在应急灯下格外显眼,就算光线暗也能看清。“还是王哥有办法!” 小张佩服地说,他正把种植区的营养液放进恒温箱(从医疗区借的备用箱),防止冻成冰块。
中午一点,五个区域终于初见雏形。医疗区的架子上,抗生素、绷带、冻伤膏分类摆放,最外层挂着三个应急急救包,里面放着常用的止血带和碘伏;食物区的压缩饼干箱码得整整齐齐,罐头按肉、蔬菜、水果分三排,种子放在保温箱里,旁边还放着一把小铲子;能源区的油桶排成两列,木板垫得平整,发电机零件装在透明盒子里,标签一目了然;工具区的墙上,破冰斧、铁棍挂得整齐,备用工具放在架子上,伸手就能拿到;种植区的育苗盘堆在温室门口,营养液、肥料放在恒温箱旁,方便小张随时取用。
“试试取物速度!” 林辰喊了一声,“小李,拿一盒抗生素!阿力,找根铁棍!小张,拿一瓶营养液!” 小李转身从医疗区上层架子上拿起抗生素,只用了 5 秒;阿力从工具区墙上摘下铁棍,3 秒;小张从种植区恒温箱旁拿营养液,4 秒。“比之前快多了!” 王经理笑着说,“之前找这些东西,至少要半分钟,现在几秒钟就能拿到,真打起来也不怕耽误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