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的黎明来得格外迟,铅灰色的天空下,寒风卷着碎冰,在雪地上划出一道道细密的纹路。张昊裹紧身上洗得发白的基地技术员防寒服,衣领里塞着半张泛黄的基地地图,手指冻得僵硬,却仍紧紧攥着一把磨尖的钢片 —— 这是他从废弃维修车间拆的,既能凿冰,又能防身。
“又走了一夜……” 他靠在一道矮冰丘后,掏出怀里冻硬的压缩饼干,咬下一小块慢慢嚼着。饼干渣混着寒气滑进喉咙,他赶紧灌了口融化的冰水,却差点呛到 —— 水在保温杯里也结了层薄冰,喝着像嚼碎的玻璃。
张昊是 “冰原抗体研究基地” 的前能源区技术员,三年前实验爆炸时,他正在外围检修太阳能板,侥幸躲过了母兽的神经气体攻击。这三年来,他一直在冰原上漂泊,靠着维修技能改造雪地摩托(从废弃哨塔找到的旧车),一边躲避冰层生物,一边寻找其他幸存者 —— 他始终记得,爆炸前领导说过,核心区有抗体研究的数据,只要找到懂研究的人,就能遏制生物扩散。
就在昨天傍晚,他在一处废弃便利店补充物资时,发现了异常的车辙 —— 不是他的雪地摩托辙印,而是更宽、更深的纹路,边缘还沾着新鲜的油污,显然是近期使用过的重型雪地摩托。更让他警惕的是,车辙旁还有杂乱的人类脚印,其中一道脚印边缘沾着暗红的血迹,旁边散落着一根浅灰色的纤维,像极了基地研究员常穿的防寒服材质。
“难道有其他幸存者被掳了?” 张昊心里一紧,立刻骑着自己的旧摩托跟了上来。他知道,冰原上敢开重型摩托的,要么是有组织的幸存者团伙,要么是…… 基地失控后残留的变异者武装。
此刻,他蹲在冰面上,仔细观察眼前的车辙。辙印比之前更深了些,显然摩托载了人,而且不止一个 —— 车辙两侧的脚印变得更密集,有几道脚印的鞋底磨损严重,边缘还沾着墨绿色的黏液,是蓝壳虫的体液。“他们遇到过虫群,还活下来了,人手不少。” 张昊皱起眉,从背包里掏出一卷细铁丝,在车辙旁的冰缝里埋下一个简易警报器(用摩托零件改的,有人踩过就会响),这是他在冰原上保命的习惯。
顺着车辙往前追踪了大约两公里,张昊突然听到前方传来 “窸窸窣窣” 的声响。他立刻熄灭摩托引擎,推着车躲到一道冰丘后,慢慢探出头 —— 五只蓝壳虫正围着车辙旁的一具雪雀尸体啃食,外壳在铅灰色的光线下泛着冷光。
“还好没直接冲过去。” 张昊松了口气,从背包里掏出一小瓶酒精(之前在废弃药店找到的),倒在一块碎布上,点燃后扔向虫群。酒精火焰在冰原上窜起蓝色火苗,蓝壳虫被吓得四散奔逃,其中一只慌不择路,踩中了张昊埋下的警报器 ——“叮铃” 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冰原上格外清晰。
张昊趁机推着摩托冲过去,刚绕过冰丘,就看到车辙旁多了一样东西 —— 一根浅灰色的发绳,上面缠着几根深色纤维,和他之前在便利店看到的一模一样!“是被掳的人留下的!” 他捡起发绳,放在鼻尖闻了闻,上面除了寒气,还有一丝淡淡的消毒水味,“是基地的人!可能是研究员!”
他的心跳突然加快 —— 三年来,这是他第一次发现可能与基地相关的幸存者痕迹。他赶紧跨上摩托,加大油门,朝着车辙延伸的方向追去。摩托的引擎在冰原上发出 “突突” 的声响,震得他手心发麻,却丝毫不敢放慢速度 —— 他怕晚了一步,被掳的人会遭遇不测。
又追了一个小时,前方终于出现了熟悉的轮廓 —— 废弃哨塔!塔身是混凝土浇筑的,表面爬满了冰棱,塔顶的天线早已折断,斜斜地插在雪地里。车辙径直通向哨塔的大门,门口还停着一辆重型雪地摩托,车身是深黑色的,车把上挂着一把锯短的猎枪,正是他之前在冰原上见过的团伙常用装备。
张昊赶紧熄灭引擎,悄悄把摩托藏在冰丘后,然后匍匐着向哨塔靠近。他的技术员防寒服是浅灰色的,趴在雪地里不容易被发现,只有偶尔露出的眼睛,警惕地盯着哨塔门口的动静。
“头儿,‘李’那边怎么说?还有半小时就到交换时间了,那女的还在吵着要喝水。” 一个粗哑的声音从哨塔里传来,是团伙成员。
“急什么!” 另一个声音更沉稳,应该是头目,“‘李’说了,等拿到抗体样本和那个小女孩,就把这女的处理掉,省得麻烦。对了,你去看看外围,别让不相干的人靠近,‘李’说这附近可能有其他幸存者在晃悠。”
“知道了!” 脚步声响起,一个穿着深色防寒服的人从哨塔里走出来,手里拿着铁棍,朝着张昊藏身的冰丘方向走来。
张昊屏住呼吸,慢慢把磨尖的钢片握在手里,心脏在胸腔里 “咚咚” 狂跳。他看到那人的防寒服袖口沾着暗红的血迹,应该是之前掳人时留下的,脚步虚浮,显然没怎么休息好 —— 这是个机会,要是被发现,他有把握制服对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