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楼下来,那条被擦得锃亮的红木地板,在林望眼中,变成了一条深不见底的河。河的两岸,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刚才在对岸,他是市委办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被市长亲切地拍着肩膀,委以“重任”。而现在,渡河归来,他成了一个手捧烫手山芋,即将去独闯龙潭虎穴的卒子。
李明华的最后那几句话,像几颗钉子,牢牢钉进了林望的脑子里。
“由你来亲自操刀起草。”
“你去跟项目组那边对接。”
“确保他们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来签这份‘军令状’!”
这哪里是信任,这分明是一招无比高明的“阳谋”。
他林望提出的“公开宣誓”,听起来冠冕堂皇,充满了正能量,李明华没有理由不支持。但执行的难度,却不亚于让一群饿狼当众宣誓吃素。李明华顺水推舟,把这个最难啃的骨头丢给了他。
办成了,功劳是市长高瞻远瞩,采纳了创新建议,用“军令状”的形式为百年工程保驾护航。办砸了,就是他林望能力不足,办事不力,不仅得罪了项目组那群手握实权的利益方,还会被李明华扣上一顶“想法很好,执行太差”的帽子,前途堪忧。
甚至,李明华可能根本不指望他办成。他只是想借林望这块“试金石”,去探一探项目组那潭水的深浅,看看哪些人会激烈反弹。而他林望,就是那颗被丢进水里,用来听响声的石子。
林望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他能感觉到,走廊两侧办公室的门缝里,有无数道目光在窥探。他头顶的标签,想必已经从刚才的[受器重],变成了[麻烦上身]。
推开综合科的门,办公室里那股压抑的议论声戛然而生,所有人瞬间恢复了工作的姿态,只有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幸灾乐祸]和浓厚的[好奇]气息。
科员小张立刻凑了上来,脸上带着探究的关切:“科长,您回来了。秘书长那边……没事吧?”
“没事。”林望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略显疲惫的微笑,“市长也在,聊了聊跨海大桥项目启动仪式的事。”
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在办公室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市长亲自召见,这待遇可不一般。小张的眼神立刻从关切变成了崇拜,头顶的[敬畏]标签亮度陡增。
“科长,您真是太厉害了!”小张由衷地赞叹,随即又压低了声音,像个小特务一样八卦道,“我听说那个项目可是李市长的‘心头肉’,谁要是敢在那上面出点岔子,市长能把他皮给扒了。”
林望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小张说的没错,可他现在要做的,恰恰就是去当那个“找岔子”的人。
他回到自己的座位,整个后背靠在冰冷的椅背上,才感觉到一丝踏实。他闭上眼,脑海里开始构思那份所谓的“军令状”。
这东西,不能只是个形式。它必须是一份真正有约束力的文件,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得是陷阱,是枷锁。
他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
“质量终身负责制。”
“主要建材来源可追溯。”
“监理方无限连带责任。”
“安全事故一票否决权。”
“审计署特别审计通道。”
每一个词,都像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地刺向他用【因果线】预见到的那些黑暗角落。他要把那些[压缩成本]、[以次充好]的欲望,用白纸黑字的条款,彻底堵死。他要让那些未来可能出现的桥墩裂缝,提前在纸上崩塌。
这已经不是一份文件了,这是一封战书。一封由他这个小小的代理科长,写给盘踞在云州湾项目上那个庞大既得利益集团的战书。
写完这些,林望感觉自己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他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拿起了办公桌上那部黑色的电话。
他必须打这个电话。拖延,只会让自己显得心虚和无能。
他从文件上找到了“云州湾跨海大桥项目建设指挥部”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那头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带着点不耐烦的声音。
“喂,谁啊?”
“你好,我是市委办公室综合科的林望。”
“市委办?”那头的声音顿了一下,似乎在脑子里搜索这个名字,随即,语气里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轻蔑,“哦,林科长是吧?有事吗?我们这儿正忙着呢。”
林望能清晰地看到,一顶灰色的[敷衍]标签,在那头亮了起来。
“是关于项目启动仪式的事情。”林望的语气不卑不亢,平静地陈述,“今天上午,李市长和市委秘书长,就启动仪式的方案,做出了重要指示。”
他特意把“李市长”和“重要指示”这几个字咬得很重。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那顶[敷衍]的标签,果然暗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枚[警惕]的标签。
“市长有什么指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