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冰原上的科研蓝图
南极大陆的极夜中,我裹着特制的极地服,站在长城站的观测塔上。智能美妆镜的曲面屏映出我冻得通红的脸颊,与远处阿蒙森海的浮冰交相辉映。郭峰的全息投影突然在雪地上显现,他的影像被南极特有的乳白天空模糊了轮廓。
"曼曼,冰岛实验室的极地护肤技术通过验收了。"他的声音混着卫星信号的杂音,"但南极科考站的队员反馈,现有的防晒霜在-50℃环境下会结晶。"
我调出生物实验室的实时数据,培养皿中耐寒酵母菌在荧光显微镜下舒展菌丝。指尖在智能手环上划出一道弧线,将数据投射到冰墙上:"启动'冰川之心'计划,提取南极冰芯中的古菌。"
郭峰突然笑了,全息影像中的他伸手碰了碰我的投影:"还记得我们在挪威用雪水敷脸的事吗?现在我们要让南极冰川为全球女性服务。"
冰原上的狂风卷着冰晶拍打着观测塔,我突然想起五年前在昌平仓库里,用过期酸奶做面膜的夜晚。那时我们挤在漏风的平房里,而现在,我们正在零下60℃的南极建立全球美妆研发中心。
"曼曼,"郭峰的声音突然低沉,"昨天我梦到我们的第一个实验室。"
我望着他在雪地上扭曲的影像:"我也是,梦到我们用旧冰箱改装冷藏柜。"
他沉默片刻:"这次,我们要让南极的冰芯成为全球女性的护肤圣品。"
第八百二十二章:科考站的深夜实验
南极科考站的低温实验室里,我盯着显微镜下的冰川微生物,它们在液态氮中呈现出幽蓝的荧光。郭峰突然推门而入,他的极地服上结着白霜,手里攥着一份皱巴巴的实验报告。
"曼曼,这些古菌在-80℃仍能存活。"他将报告拍在低温实验台上,"我们可以提取它们的抗冻蛋白。"
我调出分子结构模型,冰蓝色的数据流在空气中流淌:"但如何让这些蛋白稳定存在于化妆品基质中?"
郭峰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淡蓝色的液体:"这是我用北极蓝莓发酵的新型保湿剂,能在-40℃保持液态。"
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显示室外温度骤降至-75℃。郭峰突然将我拉进怀里,他的体温透过两层极地服传来:"你知道吗?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反而觉得离梦想更近了。"
我笑着推开他:"别贫了,赶紧帮我调试冷冻离心机。"
我们在零下80℃的环境中连续工作了48小时,当第一滴稳定的抗冻蛋白溶液诞生时,郭峰突然从实验服内袋掏出一个铁盒。
"还记得这个吗?"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五年前我们在地下室用过的玻璃烧杯,杯壁还残留着褐色的面膜痕迹。
我眼眶发热:"当然记得,我们叫它'青春圣杯'。"
他将溶液倒入烧杯,液体在冷光下泛着珍珠光泽:"现在,它终于配得上这个名字了。"
第八百二十三章:长城站的文化碰撞
中国南极长城站的食堂里,俄罗斯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正在试用我们的智能美妆镜。他的络腮胡上还沾着雪粒,镜中映出他惊讶的表情。
"蓝女士,这镜子能检测出我脸上的冻伤?"他指着镜面显示的红色区域。
郭峰递上新型修复霜:"含有南极磷虾油和冰川微生物提取物,能在24小时内修复冻伤。"
我调出当地科考队员的皮肤数据,投影在餐桌面上:"我们正在研发适合极地环境的底妆产品,既要有超强附着力,又要能呼吸。"
伊万诺夫斯基突然大笑:"这让我想起苏联时期,我们用猪油擦脸的日子。"他转头对助手说了句俄语,后者立即在合作协议上签了字。
走出食堂时,南极的太阳正从冰盖边缘升起。郭峰突然握住我的手:"刚才你提到磷虾油时,我差点笑出声。"
我挑眉看他,他压低声音:"还记得我们在秦皇岛用虾皮当去角质的事吗?"
"怎么会忘?"我笑着戳他胸口,"结果过敏起疹子,你还说是新型护肤疗法。"
他突然将我拉进气象站后巷,壁灯照亮他眼中狡黠的光:"其实我一直想问,当时你真的信了?"
我踮脚吻他唇角:"我信的是和你一起疯的勇气。"
第八百二十四章:罗斯海的原料探险
罗斯海的浮冰在阳光下闪烁,我跟着海洋生物学家采集磷虾样本。郭峰背着智能检测设备,在冰面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
"蓝女士,磷虾的虾青素含量是普通虾的20倍。"科学家递来样本瓶,"但提取过程需要特殊工艺。"
郭峰启动设备分析成分,海风掀起他的防寒帽:"我们的实验室可以研发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我记录下数据,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座头鲸的歌声。郭峰突然笑了:"你记不记得,在三亚潜水时遇到的鲸鲨?"
我点头,想起那个差点被洋流卷走的下午。现在,我们正在罗斯海建立海洋生物原料基地,智能检测船正在分析南极海域的微生物群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