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安县紧靠着常阳地区,县人民医院比华安县医院的条件要好不少。
外科的医生接诊了昏睡中的大娘,稍微检查一下就发现了急腹症,只是还不敢肯定是否有内出血。
还在斟酌要不要先观察时,陈院长来了,得知是自己老同学从事故现场送来的病人,为了抢时间,立即让人把医院的A超搬了过来,就在手术室做了超声检查。
内出血得到确认,手术立即开始,整个医院都被调动起来,尤其是血库的人,大家都知道脾破裂出血可不是闹着玩的,所有人都如临大敌。
手术很成功,3个小时就完成了。主刀医生出来后对陈院长和龚院长汇报:病人脾损伤,只需要修补不用切除。而且包膜内的出血量也不大,也是病人福大命大……
陈院长只是点了点头,老同学送来的病人得到完美的救治,他就不会丢面子。
但龚院长却门清:在那种情况下,黄不凡只是看了几眼就发现了内出血,然后还给病人扎了针,病情稳定肯定离不开他的功劳。
想到这里,龚院长淡淡地说道:老陈,我们小黄当时就确定了脾破裂和包膜下出血。而且当时还给病人处理了骨折。要不要拍个片查看一下?
陈院长又安排放射科给大娘的左手拍了照,一个小时后片子出来,所有人都惊叹起来:除了骨折处又一条断痕外,完全就是完美对接。
得知这一切都是那个黄医生在现场一手处理的,旧安县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都忍不住喊出了“神医”两个字。
最重的病人得到最好的救治,龚院长马上和老同学告辞,一行人坐着救护车回了华安县。
临走前,陈院长还悄悄拉住龚院长说:老同学,听说现场还处理了二十多个伤员,到时候你把结果和我说说?
回到华安县医院,龚院长顾不上休息,马上要去外科查看。黄不凡却以累了为由请假回宿舍睡觉了。
黄不凡睡得很安稳,可苦了龚院长:黄不凡在现场处理了十八个伤员,最重的那个大娘去了旧安医院,送来华安县医院的十七个骨折伤员,经过X光检查,没有一个需要重新处理的。对接复位率百分百准确,这不是神医是什么?
和陈院长通完电话后,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龚院长还坐在办公室毫无睡意,昨天到现在,他才有时间回顾一下了。
从接到革委会的通知开始,所有的一切黄不凡这个进修生。立即通知急诊科组织了人手,还不忘去江边寻找自己。
后来到了现场,当时那场面,如果没有黄不凡,真不知要乱成啥样?
龚院长更是在心里连呼侥幸:如果黄不凡不去叫自己,这么危重的紧急任务,自己这个院长竟然不知情,还逃得过革委会领导的批评甚至处罚?
现场处置不得力,不但自己这个院长脸上没光,如果出现几个处理不当的,自己被追责就更跑不掉了。
想通了前因后果,龚院长对黄不凡不单单是欣赏了,心里还更多了感激。
第二天刚上班,龚院长就接到革委会打来的电话:
龚院长,我是陶志勇,昨天你们县医院在事故现场表现出色,我个人先对你表示感谢。我已经让卫生局总结这次事故的处理过程,一定要制作成教材,方便今后或者别的地方学习。
这可是一份巨大的荣耀,龚院长也没有吃独食:报告陶主任,县医院是在领导的正确指示下才圆满完成任务的,感谢上级领导的肯定,这里面有一个同志功不可没,就是进修医生黄不凡同志。
陶主任在电话里笑着说:这个名字我有点耳熟,就是昨天在沟底忙活的那个年轻人吗。
龚院长赶紧补充:不错,就是那个年轻人的他一个人就处置了18个伤员,包括送去旧安医院的重伤员,没有一个出现遗漏,全部不需要再处理,他是沂溪公社卫生院的院长,现在在我们县医院进修,目前是我的助手呢。
陶主任哈哈大笑:原来就是去年那个疫情有功的小同志啊,好,好好,你们一定要好好培养。
陶主任连说了三个好才挂了电话,龚院长更是心潮澎湃,知道自己在这次事故抢救中表现不错,这一切都是沾的黄不凡的光。
黄不凡依旧按部就班地进修,主要还是跟着龚院长学习管理,有时候,也会去各个科室转一转。
这年代的华安县医院也不大,全院也就内外妇儿四个科室而已,门诊和急诊倒是分开了,还只有一台老旧的白车,还是跃进货车改制的,货箱封闭车身刷上白漆就成了救护车。
龚院长对黄不凡没有任何的隐瞒,几乎是有问必答。第二个周末,还热情地邀请黄不凡去家里吃饭。
黄不凡原本想回家里一趟的,架不住龚院长的热情,只好又往后推。
周日晚上,黄不凡提着一对常阳大曲酒来了龚院长家,家里只有三个人,龚院长夫妻和他上中学的儿子。
看到黄不凡手里提着酒进来,龚院长笑呵呵地接了:老弟,你可太客气了,我这人没有其他嗜好,就是喜欢小酌一杯,只是被老婆管的紧,今天还是沾你的光喝两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