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黄家湾大队,黄玉明和高小鹰去煤厂商量接下来的事,黄不凡和蒋小珍先到了岳母李大娘家。
眼看着要过年了,给了五块钱让老人家去买年货。同时还告诉老人,孩子们都好,等放了寒假,让美娟带着来陪老人住几天。
离开李大娘那里回到自己家,蒋小珍忙着收拾屋子,黄不凡去了母亲那里。
老奶奶正和玉蓉在屋里烤火,母女两不知道在说什么,玉蓉的脸上还有点害羞的样子。
看到黄不凡进来,玉蓉赶紧起身给大哥泡茶,老奶奶却说:
老大,你回来的正好,你姑妈过几天要回来,说是要给玉蓉做媒嫁给她侄子,你看怎么样?
黄不凡心说一句“终于来了”,在母亲身边坐下:妈,玉蓉也到了嫁人的年龄,我们就看她自己愿不愿意好了,不能勉强她。
老奶奶却有点舍不得:这些年都是玉蓉陪在我身边,她如果嫁那么远,今后见一面都难呢。
黄不凡安慰她说:都说父母难保百年春,您也不能把她一直带在身边养老女对不?
您也别多想,虽然现在去姑妈家,这二三十里路要走大半天,以后说不准就一两个小时能到呢。
老奶奶并不是个过于死板的人,也明白不能过于干涉子女的婚姻,只是叹了口气说:我也不是硬要反对,就是想着她也嫁人了,我在家里就有点不习惯啦。
黄不凡又安慰了几句,接过玉蓉端来的开水问了一句:
幺妹,姑妈的侄子我以前也见过,是个踏实人,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嫁这么远了。你如果不愿意,大哥帮你拒绝姑妈。
玉蓉没有说话,也没有摇头,脸上还是红的。
黄不凡知道,这是不反对呢。
姑妈嫁去了邻县,走小路也就二十几里路。现在的话走一趟确实不容易,一大早出发还不赶不上午饭。
姑父去世得早,他们家在当地又是小姓,孤儿寡母的有点受欺负,
自从姑父去世后,那个侄子算是帮着姑妈母子撑起了门面,尽可能帮着不让别人欺负婶娘堂弟。
姑妈对这个侄子很看重,就想着把娘家的侄女说过去,既解决了侄子的婚事,自己身边也多了个亲人。
没多久,蒋小珍也过来了,和婆婆小姑子聊了一阵,然后也从口袋里掏出5块钱给老奶奶:
妈,马上要过年了,我们也没时间回来,您就自己去买点东西,喜欢吃的就买。
黄不凡四兄弟在赡养母亲的事情上很有默契,母亲和玉蓉的柴米油盐全部由四个儿子负担。
而玉蓉出的工分就她自己留着,将来嫁人的时候就自己准备嫁妆。
除去这些赡养义务外,几个儿子逢年过节还会给母亲一点点钱,一次性拿出5块钱的还是第一次。
老奶奶推辞了两句还是收了,拉着蒋小珍的手问了好多事,还交代黄不凡,年前要准备点礼物去岳父那里“辞年”。
这样的大雪天都不用出去干活,听说大哥回来了,玉春玉星两个弟弟也来了老宅聊天。
到吃饭的时候,黄玉明也回来了,兄弟四个难得齐聚一堂,老奶奶笑得嘴都合不拢。
吃过饭又回了自己家,整个71年,黄不凡在家里住的日子屈指可数。
幸好高俊人夫妻去了省城之后,高小鹰干脆就住在黄不凡家,有人住就有烟火气,房子也不至于过于破败。
两人商量了一阵,今年还是要带着几个孩子回黄家湾来过年,让老奶奶高兴一点。
下午回到卫生院,院里一切正常,黄不凡和几个医生聊了一阵,又专门去了检验室,和几个医技人员商量需要补充的器械。
四点多的时候,黄不凡接到闫书记打来的电话:小黄,区里和富桥公社商量决定,今天开始让伍家水库开闸放水,年前起鱼。
这是黄不凡今天收到的最大的好消息,在电话里和闫书记瞎扯了一阵,约好到时候搞一条大鱼,黄不凡出好酒,几个人吃顿好的。
放下电话,黄不凡心里开始琢磨:过两天融雪了,自己家就得去一趟常阳地区,请雷同军帮帮忙,看能不能采购一些新的设备。
医技人员渴望的A超,虽然黄不凡看不上,但在现阶段,华安县确实还只有县人民医院有一台呢。
更主要的,黄不凡还是想找雷同军打秋风要车。过惯了前世的车来车往日子,现在的他真的很不习惯。
大雪来的快融得也快,第三天,路面上就看不到雪了。黄不凡安排好院里的工作,一大早就开车出发前往常阳地区军分区。
前一天晚上就和雷同军通过电话,小雷司令在电话里热烈欢迎。白车开到军分区门口时,雷同军竟然自己在门口接人:
没有办法,我不在这里你进不去。不过你小子也是,开个救护车来我这里算啥?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军分区出了啥急事呢?
黄不凡等的就是他这句话:雷司令啊,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从华安县乡下过来,要不是你家老爷子可怜我给了这台救护车,我就只能坐班车了,到你这里还得下午两三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