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书记马上站起来:“建筑任务没有问题,可厂房的图纸设计需要时间,只怕要稍慢一点才行。”
毛书记呵呵笑:“老陶你是个老成人,说的话我很踏实。图纸的事情我替你考虑好了,就请地区建委在原来地区水泥厂的图纸上适当修改,先建一个车间再说。
但我有言在先,规划的事情要做好,不能说先建一个车间,你就在地盘上胡乱搞出来,弄得今后的施工受限就麻烦了。”
陶主任赶紧拍胸脯保证做好规划,今晚就安排专业人员商讨,争取三天内拿出规划方案。
这个时间,已经刚好衔接上通路的时间,毛书记没有再多说。
随后又和工业、商业这些部门的领导商量了一阵,整个会议算是圆满完成。
散会后,毛书记专门去了黄不凡家,找黄不凡和黄玉明兄弟俩谈一下具体的操作。
毛书记说:“听老姚说,你们已经商量好了具体的开厂事宜,不凡,你们当地有这么大把握吗?开水泥厂可不像开医院,管理个松懈不得啊”。
黄不凡不敢隐瞒,恭恭敬敬地回答:“请书记放心,管理工厂的人选,我已经有了个初步打算,明天就回去找他们,如果可以,到时候只怕还要请您出个面呢”。
毛书记也不细问:“只要你们有把握把事情做好,具体细节我不过问,需要我出面的地方随时打电话给我。”
转头又对黄玉明说:“黄支书,如果水泥厂顺利投产,就目前的整个常阳地区来说,你们黄家湾大队可以说是独一份。到时候你是首功,可要做好思想准备啊”。
黄玉明也不傻,在部队待了那么多年,上级的话外之音把握的不错,马上回答:
“书记,我一定又快又好完成地委的任务,您给了这么大的支持,事情还要办不好,那我回家种红薯都不用了”。
这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毛书记稍显疲惫地起身,临走前对黄不凡说:
“不凡,这件事确实有劳你了,其实我比不是那么讲究政绩,只是这一回有点不同,也凑一会热闹吧,希望不是好心办坏事”。
黄不凡突然感到自己肩膀上有千斤重,一直以来,就算当时接手卫生院,都不曾有这么重的使命感。却没想到这件和自己不是很相关的事,被毛书记这番话给感受到了。
于是重重点了点头,但没有再说话。
第二天一早,黄不凡就对黄玉明说:“老二,水泥厂的事你一定要盯着,不能出任何岔子,我去趟宁沩县那边,可能回得晚一点”。
黄玉明很想知道大哥去宁沩县干嘛,黄不凡也没隐瞒:
“不都是为了这个水泥厂么,我认识那边几个知青,觉得他们挺适合搞管理,今天去和他们谈谈”。
沿着常富公路前往宁沩县,不到十公里之后就不是国道了,就算是国道,沥青路也只铺到富桥街上呢。
到达胡同口公社已经是十一点前后,找人打听清楚支书的家,直接就进屋问情况:“请问吴支书在家吗?”
屋里一个清脆的声音回答:“哪里来的客人,请进咯”。人随声到,出来的竟然是吴小迪。
看到黄不凡,一脸的不可置信:“黄院长,竟然是您”?
黄不凡笑嘻嘻点头:“小迪,你爹在家吗?我特意来找他有点事”。
吴小迪很不解:“黄院长,您找我爹有什么事啊?他今天一早就去农场了,要不您等一会,我去给您做饭”。
黄不凡救了孙建国,吴小迪对黄不凡更是感同身受,特别是还让几个知青在医院干了几天活,临走打发了两百斤粮食,打心眼里觉得黄不凡是个好人。
黄不凡赶紧拦住他:“我就是要去农场呢,既然你爹去了,那就不麻烦你了,我直接去农场上面”。
说完就要起身,却又被吴小迪拦住:“我爹也不认识您,要不我送你上去吧,反正你有车,路上我还能 给你介绍一下”。
这个说法也很有道理,黄不凡便说:“那就麻烦小迪姑娘了,我们现在就走吧”。
从胡同口公社去西山峰农场还有三公里的盘山路,确实修建了公路,但路况不是很好,半个小时才到达农场场部。
吴小迪对这里很熟悉,下了车就朝一个屋子里喊:“爹,你在屋里吗?有人找你……”
屋里传来一个声音,然后走出来一个中年男子,大概五十岁上下,冲吴小迪说道:“丫头,你怎么又跑上来了?”
吴小迪赶紧把黄不凡介绍给他:“爹,这就是上回我和你说的沂溪医院的黄院长,他特意来找你呢”。
路上,黄不凡已经把自己的来意简单介绍给了吴小迪。也得知现在的西山峰农场人心惶惶,知青们吃不饱饭,领导们只能每天到处化缘找粮食,忙得焦头烂额的。
黄不凡走上前和吴支书握手:“吴支书,我是黄不凡,今天来农场找几个知青,想请你帮忙引见一下”。
吴小迪叽叽喳喳把黄不凡的意思状告给了父亲,吴支书听了很高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