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黄不凡没有食言,来到住院部,和黄德志等人一起查房。
刚刚走到西庸州来的那两个病人门口,就看到他们站在门口,满脸的喜色。老远就对医生们挥手:“黄医生,真的神了?我们等你很久啦。”
黄不凡走近他们,示意进去再说。老张老李两人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半点的阴郁,对黄不凡说:
“黄院长,昨天扎完针后,上午喝了一碗药,到下午的时候,上厕所就不那么痛了。
下午又喝了一碗药,大概从晚上八九点左右,我们基本都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了。”
黄不凡点点头,又给他们诊了脉,同时扫视了病位,最后才对他们说:
“不错,今天再给你们扎一次针,吃一副药,明天就可以开几副药回去了。”
于是,依旧还是昨天那个流程,一边给两人扎针,一边和两人聊天,不知不觉中就扎完了针。
又带着大家一起查看了其他几个病人,三层的住院部九十多张病床。
在三月底四月初的时候,除了三楼没有住满过之外,其他两层基本都是满员的状态。
可如今的住院部,林林总总算起来还不到三十个病人,还没有沂溪医院的医护人员多呢。
黄不凡叹了口气,安慰大家说:“我们当医生的,可不能盼着别人生病来住院。
古人都知道说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我们是社会主义医院的医生,更不能抱着那种发财的心理。
但不可否认,如果病人对我们失去了信任,没有病人来了,我们的医院也会开不下去的。所以,今后大家一定要从两个方面改善:
一是加强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二是提高服务态度。
要让来我们这里的人,不管是病人还是家属,都有一种在自己家里的放松感。口碑很重要啊……”
确实,一家医院的口碑,打出去不容易,可要落下来却很容易。
黄不凡被免职的这段时间里,尽管黄德志和刘伟方等人也还是兢兢业业,可到底没了主心骨,就像失去了方向一般。
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可短时间里却又束手无策,总不能主动去外面拉人吧,
受医院人流急剧减少的影响,公社的旅社和饭店也门可罗雀。
大家都在心里咒骂那个余薇薇,可黄不凡却并不纠结着某个人身上:这样的环境,还有五六年要熬呢。
一转眼,黄不凡回来上班有一个星期了,医院的病人慢慢增多。
主要是附近几个公社的人了解到了情况,知道以前的黄神医又回来了。但外地病人却又开始减少起来。
这天下午,高小鹰出现了。一进门就大喊:“大哥,我来看我小侄子了,瞧瞧我给他买了啥?”
蒋小珍也快满月了,住到卫生院之后,身边没有了几个老人的“管教”,也就没有那么受罪。
高小鹰一叫,她抱着孩子从里屋出来,笑骂道:
“自己都说自己当叔叔了,可还没个正形,那你说说,你给小侄子买了啥?”
高小鹰马上递过来一个纸盒子,外面还印着一辆班车的图案。打开一看,蒋小珍不由得哑然失笑:
“你大哥喊你二混子真的没喊错,你侄子才多大?就给他买个班车的玩具……”
高小鹰摸着头,却不肯服输:“大嫂,这可是我花了十五块钱买的哦,你竟然还不领情,等小侄子长大了,看我不告诉他……”
刚好美兵带着美芳放学回来,看到桌子上的班车玩具,顿时眼睛放出绿光:“鹰叔,你这是给我买的吗?谢谢了。”
话刚说完,抱起那台班车玩具就跑了。弄得高小鹰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还是蒋小珍安慰他:“算啦,反正你的钱也花了,我让你小侄子领你的情。等他长大后告诉他,你还没满月,高叔叔就给你买过车呢……”
开了几句玩笑,黄不凡回到家了,看到高小鹰也有股子莫名的亲热:“二混子,确实有段时间不见了,这是从哪里回来?”
见大哥问起正事,高小鹰马上就来劲了:
“大哥,我这次跑的有点远,主要去了建宁地区和巴陵地区。后来在巴陵的时候,有个朋友约着一起去了趟京城,还看到了天安门呢。”
这个时代,别说富桥这样的偏远农村,就是南湘省内城市里的人,也很少能去京城的。
而天安门,更是人们心里的一个无比神圣的地方,难怪高小鹰这么兴奋。
黄不凡点点头:“你这算是公款旅游吗?竟然跑那么远?”
高小鹰赶紧说正事:“去玩当然只是顺道啊,首先肯定要干正事。这次去京城还真有点收获,我们的华富高山茶很可能要卖到京城去了。”
这一下连黄不凡都来了兴趣:“那你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小鹰马上详细说了起来:“我在巴陵的时候,就住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朋友家里。
他喝了我带过去的茶叶后,觉得味道很不错,又转手推荐给了京城的一个朋友。这不,我们就带着茶叶上京城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