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也是老熟人了,潭州的罗老。
72年农历小年前后,黄不凡接高俊人回家过年时,刚好在医院巧遇吴罗二老,给吴老针灸,当时曾约定一年后还要针灸一次的。
罗老回了生申城,一堆去就没了音信,黄不凡偶尔也会记得这个事,可惜没法联系到。
没想到罗老今天突然来了沂溪医院,黄不凡赶紧迎接。稍微寒暄之后,罗老就拿出来一个横轴递给黄不凡:
“黄医生,这是士绥兄托我转交给你的,请收下”
罗老口中的士绥兄,正是申城吴老。黄不凡也没有在意,以为吴老被什么事耽搁了,随手就打开了那幅横轴。
这是一幅水墨国画,画面有兰花和翠竹,即使黄不凡不懂丹青,也知道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黄不凡朝罗老客气说:“罗老,辛苦您了,让您舟车劳顿给我送来礼物,诚惶诚恐啊。
不知道吴老近来身体如何?他老人家的墨宝,我可是要好好珍藏……”
没想到罗老却叹了口气:“多谢你挂念了,士绥兄境遇难测,只怕是凶多吉少啊。
他把这副画轴寄给我,让我转告你,一年之期就此作罢,多谢你赏赐为他度针……”
黄不的心顿时一沉:前一世里,吴老确实遭受了非人的打击,但也应该到两年后才遭遇不幸啊,不至于提前这么久吧?
想到这里,黄不凡的心情顿时不好了。
捧着吴老赠送的画轴,这幅画,放到几十年后,不说是无价之宝,至少也是价值不菲,可现在却半点高兴的心思也没有。
罗老也是性情中人,把画轴转交给了黄不凡,也算是完成了老友的嘱托,没有停留太久就告辞离开了。
送走罗老,黄不凡的心情沉入了谷底,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为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老人这样。
小儿子没美文已经蹒跚学步了,于是牵着他出了门,沿着卫生院门口那条小路慢慢走着。
一岁半的美文还是懵懂无知的时候,有父亲牵着,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父子俩就走到了沂溪医院后面的那个小山坡上。
山坡下就是沂溪医院,整个山谷现在已经全成了医院的地盘。
七八栋建筑物,虽然还没有后世大医院那样的宏大建筑,却已经是沂溪公社、乃至富桥区最大的楼盘了。
相比起来,公社大院反倒破烂许多,像是医院的‘门卫室’了。
美文不但要跑,嘴里还含含糊糊说个不停,黄不凡郁闷的心情总算被他给逗轻松了点。父子俩在山坡上转悠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天色开始发黑才下山回家。
回到家,蒋小珍放学回来在做饭,看到黄不凡带着儿子回来,儿子身上脏兮兮的沾满了草籽,忍不住嗔怪了两句:
“你们父子俩倒是神仙一样,不知道早点做饭吃,还让他奶奶忙活……”
老奶奶在一旁也帮着儿媳妇说话,黄不凡只能讪讪地笑:
“我也就是出去转了一下,还把小的也带去了,你们没必要这么针对我吧?”
蒋小珍年初去了公社中小代课,半年熟悉后,学生们的反应挺好,如今兼顾了二三年级的语文数学,也算是学校的骨干了。
美兵的成绩稳步提升,他心里也一直和那个张白球较着劲,两人基本是齐头并进的样子。
遗憾的是美芳,可能真的不是读书的料,成绩就是上不去。这不,看到父亲和弟弟回来,上三年级的美芳赶紧拿出作文本:
“爹,我写的作文,你帮我看看。”
黄不凡放下美文,接过美芳的本翻开,心里还在嘀咕:这丫头今天这么有自信?
美芳还在一旁兴奋地说着:“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上劳动课,去山上捡野果。回来后让写作文呢。”
黄不凡看了一下美芳的作文,顿时忍俊不禁起来:红色的叶子,绿色的叶子,黄色的叶子,各种各样的叶子,啊,秋天来了……
但他并没有责怪美芳:“三丫头,你认为自己的作文写的好还是不好?”
美芳很有自信:“老师让我们写作业不能撒谎,要写真实的事情,我写的就是自己看到的,没有撒半点谎……”
黄不凡心里叹了口气:只要她自己过得开心就好,勉强逼着她去读书,谁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一切就顺其自然吧……
自从沂溪医院走上正轨后,黄不凡似乎没有了太多的“追求”,和家人开心生活就成了他最看重的事。
就像眼前这样的生活日常,对他来说却是最好的享受。
第二天早上,按照惯例,黄不凡带着刘伟方罗德江等人查房,一切都很平稳。
现在的沂溪医院已经真正打出了名气,骨外伤科在整个南湘北部、尤其是常阳周边几个地区已经不可撼动了。
来这里看病的人多了,住院部三层病房,一百多张病床基本没有什么空位。这样的局面,让沂溪医院的医护人员更加信心倍增。
回到门诊部,准备去自己办公室时,门口一台拖拉机上抬下来一个病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