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红色的液体顺着岩壁刻痕缓缓滑落,在石台边缘滴下一小滩,泛着微弱的光。王沐阳指尖一触,立刻收回,掌心留下一道湿痕,迅速变得冰凉。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手按在系统界面开启的瞬间,鸿蒙神墟的扫描光流自识海蔓延而出,直指那滩液体。数据如雨点般落下,最终定格在一种极其稀有的物质上——虚空蚀晶残渣。这不是血魔宗的手笔,也不是南荒妖域常见的炼器废料。它的来源,指向一个只在古籍边缘提及的组织:幽渊阁。
“白璃。”王沐阳声音不高,却穿透了夜风,“停下封印,过来。”
白璃正盘膝于西侧阵眼,双手结印未散,闻言睁眼,九尾虚影收拢成一线,缠绕臂间。她起身走来,鼻翼轻动,靠近那滩液体时眉头骤然一拧:“这味道……不是活人留下的气息。像是一具尸体腐烂前,魂魄被抽离时渗出的东西。”
云裳也已赶到,手中握着一卷刚整理完的巡守记录。“过去六个时辰内,所有岗哨都没有发现外来灵识波动。”她将玉简递出,“但第三轮巡守提到,西侧风障有三次短暂的凝滞,每次持续不到两息,像是被什么轻轻碰了一下又撤开。”
王沐阳接过玉简,目光扫过数据,随即闭目,启动技能模拟融合模块。时间加速空间悄然开启,十倍流速下,系统将“镜瞳术”的特征与数据库比对。片刻后,一道黑影轮廓浮现,伴随着一段残缺咒文——**“以石为眼,以血为引,窥天地而不现形”**。
“果然是他们。”王沐阳睁眼,“幽渊阁的‘石眸术’,能把普通岩石炼成远程窥探的媒介。施术者不需要靠近,只要植入符核,就能看、能听,甚至感知情绪波动。”
白璃脸色微变:“那我们现在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已经被传出去了?”
“不一定。”王沐阳走向那片渗液的岩壁,手掌贴上刻痕深处,灵力探入裂缝。几息后,他抽出手指,指尖夹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碎岩,“他们在外面布了眼,但必须有个锚点维持连接。这块石头,就是。”
云裳立即上前查看,却发现表面毫无异常。“没有任何法印痕迹,也没有灵力残留。”
“因为它是被动传递。”王沐阳将碎岩放在石台上,“真正的符核藏在里面,靠极低频的震荡向外发送信息流。如果不深入探测,根本察觉不到。”
白璃蹲下身,指尖凝聚一丝狐火,轻轻燎过碎岩表面。火光一闪,内部隐约浮现出细密纹路,如同蛛网般交错。
“自毁机制。”她低声说,“一旦强行破解,整块石头会在半息内引爆,释放出足以惊动百里外修士的灵波。”
王沐阳沉默片刻,从系统空间取出一件未曾启用的封印器具——静渊匣。匣身漆黑,无锁无扣,只有一道环形凹槽环绕四周。他将碎岩放入其中,合上盖子。刹那间,周围空气仿佛被抽空,连风声都停滞了一瞬。
“现在它传不出去了。”王沐阳将匣子握在手中,感受到里面那一丝微弱却持续的信息脉冲已被彻底隔绝,“但这不代表我们安全了。”
云裳盯着那匣子,语气沉稳:“你是说,他们可能不止一个眼线?”
“任何一块石头,一根枯枝,甚至一片落叶,都可能是他们的媒介。”王沐阳环视营地四周,“他们不攻击,不干扰,只为观察。这种耐心,说明他们在等什么。”
白璃忽然抬手,拦住两人话语。她闭上眼,太古天狐血脉在体内流转,一缕精元自眉心溢出,化作无形波动扩散开来。数息后,她睁开眼,瞳孔收缩:“刚才……我感觉到一股回撤的力量。就像有人一直在盯着我看,突然被人叫了一声,猛地把视线移开。”
“不是错觉。”王沐阳点头,“他们在监视,也被我们发现了。现在退了,但不会走远。”
云裳立刻下令:“所有人禁止单独行动,伤员集中安置,资源点改由双人轮值。通讯全部改为口述密语,不得使用玉简传讯。”
王沐阳补充:“从现在起,所有进入营地的物品都要经过三重灵力筛查。哪怕是一根捡来的树枝,也要拆开看有没有夹层。”
白璃看向那静渊匣:“这个组织到底想干什么?如果是为了刺杀或破坏,早就动手了。可他们只是看……像是在记录我们的反应模式。”
“也许。”王沐阳将匣子放在石台中央,手指轻抚表面,“他们在评估我们是不是目标。”
“什么意思?”云裳问。
“有些任务,不是接到命令就做的。”王沐阳目光沉冷,“而是先派人观察,确认价值,再决定是否接单。幽渊阁不是军队,是杀手组织。他们只为值得杀的人出手。”
营地陷入短暂寂静。
风掠过冰崖,吹动几片枯叶在地上打转。一名巡守弟子走过角落,弯腰捡起一根断枝,正要扔掉,却被王沐阳一声喝止。
“放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