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离皇朝建国近三百年,阶级早已固化,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也只能打洞,平民百姓几乎永无出头之日。
如果你是平民百姓人家的孩子,哪怕你是天纵奇才,想要通过科举实现出人头地的目的,简直比登天还难。
纵使文圣活在当下,要是出身不好,恐怕连个秀才也考不上。
出身决定一切!
有人生来就已富贵荣华,有人生来就注定是牛马。
林海家里有三十七亩田地,上等田有二十五亩,每亩地年产粮食四百余斤,中等田有十二亩,每亩地年产粮食近三百斤。
家里总共有十五口人,全靠这些田地养家糊口。
由于爷爷奶奶都还健在,再加上大爷林清顺、二大爷林清康两家生的都是闺女,所以林海家一直都没有分家。
要说分家,大爷、二大爷是一定不会同意的。
侄子门口站,不算绝户汉。
林清平三兄弟家里就生了林海这么一根独苗,大爷林清顺和二大爷林清康都想着以后让林海给他们养老送终呢,分家是不可能分家的。
即使爷爷奶奶都过世了,林清平三兄弟也不一定会分家。
家里所有人都想着一起努力把林海供出来,争取让他考上秀才甚至是举人,好光宗耀祖。
林海家里这种情况,也只能算作是有房有地的平民百姓,跟小地主都沾不着边。
所以他能考上童生全靠自身实力,想要考上秀才,就不是他的出身所能企及的了。
院试考官看试卷先看考生出身,其次才看考生试卷。
要是考生出身不行,即使他能写出锦绣文章,那也等同于狗屁不是。
要是考生出身名门望族,哪怕他写的狗屁不是,那也是锦绣文章。
出身好,不行也行。
出身不好,行也不行。
这就是大离皇朝的现状,非普通百姓所能更改。
林海虽然还是少年,但他有前世的眼界和思维逻辑,这三年院试考试结果,也让他粗略的明白了大离皇朝阶级固化的程度。
他现在知道科举这条路堵死了,比常年偏瘫引起的血管栓塞堵的还死,想靠科举出人头地根本不可能!
今天夫子突然来了家里,明显是有目的而来,而且很有可能跟科举有关。
林海起身对着夫子再次躬身一礼,诚恳的说道:“还请夫子教我”。
夫子伸手虚扶一下说道:“你先坐吧,我刚才跟你阿爷聊过了,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林海坐回椅子上,作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夫子微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要是想继续走科举这条路,第一个选择就是跟府城一家有名望的地方家族结亲,迎娶一个大小姐进门。
不过这也影响你的后续发展,而且你能迎娶的也就是妾生女,嫡女是不会嫁给你的。
即使你想迎娶大家族的妾生女,也得要先把名声打响了才可以,显露出你的非凡才华,这样你才能有可能进入他们的法眼。
你现如今满打满算也不过总角之年,离你娶亲少说还有几年时间。这几年你多写一些锦绣文章,再运作一下打响名声,说不定就能引起某些大人物的注意。
万一真能迎娶到一位寒门士族家的大小姐,有他们给你的出身做背书,秀才、举人都是可以考一考的……”。
林海闻言微微点头,他非常赞同夫子说的话。
这个社会讲究门当户对,他不过是平民百姓出身,怎么可能有机会高攀名门嫡女。
就算是名门妾生女,林海即使能作出锦绣文章打响名声了,也都未必能高攀的上。
更何况林海也不愿意娶个祖宗回来,而且他现在才虚岁十四岁,实际年龄也不过刚满十二周岁,毛都还没长齐呢,离结婚还早的很。
更何况,林海即使真能如夫子所说,娶到一位寒门士族的大小姐,那也跟娶个祖宗差不多,全家都得小心翼翼的供着人家,这并非林海所愿。
林海对夫子问道:“夫子,那第二个选择是什么”?
夫子捋了捋下巴胡须说道:“这第二个选择就是找一家无后落魄的地方乡绅,你去认个干亲或者直接过继过去。
乡绅家族再怎么落魄,他也有给你背书出身的资格,你只要跟他们认个干亲,解决了你的出身问题,你就能继续走科举之路,以后考个秀才也不难。
只不过以后你就要负责赡养你所认的干亲,你跟你自己的家族很有可能要划清界限,不然人家也不放心”。
林海听完后摇头说道:“夫子,这条路我也不选。我不能为了自己的前途,不要自己的亲爹亲娘,而跑去认一个非亲非故的人做爹娘”。
夫子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林海,微微点了点头,而后又略带遗憾的摇了摇头。
他在为林海惋惜,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施展之地。
蛟龙困于浅滩,不得地利,亦不得天时,徒呼奈何!
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林正华目光中露出心疼和迟疑之色,犹豫了一下还是对林海说道:“海子,你要不再考虑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