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平和二憨在林海的指挥下,连续刨了六七个土坑。
期间林清平歇了两三回,二憨就跟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除了喝水和吃东西的时间,一直都在干活。
张瀚阁跟着林海钻进树林里,捡了一大堆木头树枝树叶回来。
到了未时末,又有五六个土坑按照林海的规划全部挖好了。
二憨一个人就挖了六个土坑,剩下的就是林清平和张瀚阁两人挖的,林海也只挖了半个。
所有土坑呈圆形分布,中间的土坑最大。
林海指挥着林清平、张瀚阁和二憨三人,在土坑周围铺满干草和树枝树叶,又弄出来几米宽的隔离带,防止火势蔓延到外面。
随后林海掏出火折子点燃枯草,一把火烧了起来。
林清平疑惑的对林海问道:“海子,你在这烧火干啥”?
林海解释道:“野猪鼻子特别灵敏,比狗鼻子都灵。咱们这么多人在这里连续活动了两天,人味特别浓郁。
猪鼻子一闻就知道这里有问题,根本不会往这里来。现在烧上一把火,啥味都烧没了。
等下烧完火,再放上点粮食引诱野猪,野猪才会往这边来”。
林清平听完后感叹道:“不错不错,读书就是好哈,知道的真不少哈,比咱这泥腿子强多啦!这书没白读,夫子教得好”。
张瀚阁听的直翻白眼,他知道林海用的这方法肯定不是从书里学来的,因为张家就没有这类书。
大离皇朝的书籍万分贵重,各个世家都有自己的藏书,也都敝帚自珍,自家藏书轻易不肯借人。
普通百姓家里,十户都不一定凑不出一张纸来,能吃饱饭都是奢望,更别提读书这种清贵的事了。
张家有几百本藏书,这是张家经过十几代人苦心孤诣的积累才攒下来的。
这些藏书多是治国安民之策,也夹杂着一些游记杂谈,根本没有狩猎一类的书籍。
林海读的书也都是张家藏书,他也没办法从其他地方获取别的书籍。
县城除了能买到文房四宝之外,其余书籍也是乏善可陈,多是一些志异杂谈之类与科举无关的书籍。
夫子张浩然是乡绅家族出身,十指不沾阳春水,更不可能教林海这些了。
不过张瀚阁也没追问林海从哪里学的,这些狩猎技巧都是小道,不值一提,学不学无所谓。
等土坑周边堆积的树叶树枝烧完后,林海又在空地上重新燃起一堆篝火。
接着对林清平说道:“爹,你把这些树枝全部放到火上燎一下,去去人味”。
说完,林海先在地上抓起两把草木灰,往身上洒了一遍,然后抱起一堆树枝放在火上燎了燎。
林清平有样学样,学着林海的样子先把草木灰撒在外套上,然后抱起准备好的树枝放在火上燎了一遍。
二憨也想这么干,被林海开口阻止了。
二憨压根就不懂什么是用火燎,他只会用火烧。
至于张瀚阁,他才不会干这种脏活,能跟着刨坑就已经很难为他了。
林海把用火燎过的树枝,一一搭在土坑上面。
粗树枝放在最底下,然后是细小的树枝,接着就是带着树叶的树枝,最后再撒上一层细土,铺上一层草木灰。
把陷阱伪装的跟周围地面并无二致后,陷阱就弄好了。
外围的十来个陷阱,在林海和林清平的通力合作下,很快就全部布置好了,就剩下中间一个陷阱还没布置。
林海拍了拍手对张瀚阁说道:“二叔,你带二憨先走,我跟我爹布置好最后一个陷阱就走”。
张瀚阁不满的说道:“咋滴,你布置陷阱还有啥秘密啊?不让我看”。
林海斜楞了张瀚阁一眼说道:“行,你想看就看吧,离远点,身上多撒点灰,盖一下你身上的人味,不然这些陷阱白费”。
为了看林海是怎么布置诱饵陷阱的,张瀚阁直接抓起地上的草木灰就往身上撒,二憨也被他撒了一身,呛得两人直咳嗽。
林海没管他俩,把干草铺在地上,从袋子里倒出麦子铺在干草上,一把火点燃干草。
燃烧的干草烧的麦子啪啪作响,麦香味很快四溢开来。
这些麦子也被林海提前洒了点水,烧起来麦香味更加浓郁。
等火熄灭后,林海把烧过的麦子洒在最中间土坑的陷阱上面。
二憨闻着麦香,馋的直流口水,揉着肚子对林海说道:“海子,饿”。
林清平看了一眼二憨,嘀咕道:“真是饭桶”。
一想到二憨今天挖了六个土坑,也确实难为他了。
林清平从怀里掏出来最后一个黑面馒头,咽了咽唾沫,把馒头掰成两半,一半递给二憨,一半递给林海。
林海摇了摇头说道:“我不饿,爹你吃吧”。
林清平一瞪眼说道:“拿着,你这正长身体的时候,动不动就饿,咋可能不饿,赶紧吃”。
林海只得接过馒头,插上树枝放在火上烤了烤,等烤微微发焦麦香味四溢,林海才拔掉树枝放进嘴里吃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