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望着二憨大嫂进屋的背影,唇角微扬露出一丝讥笑,却没有多说什么。
二憨奶奶拉着林海的手,感激的说道:“海子,俺家二憨多亏了你照顾,二婶谢谢你啦”!
林海笑了笑说道:“二婶,跟我不用这么客气。路子挺好的,性格实在让人放心。我今天来,是想跟您商量件事”。
二憨奶奶闻言脸色一正说道:“啥事,你说,能办的二婶一定办”。
“海子叔,你坐”。
二憨大嫂搬着一把椅子放在林海身旁,林海对她点了点头,这才坐下对二憨奶奶说道:“二婶,我今天跟俺爹娘去了一趟俺姥姥姥爷家。
说实话,这山外面过的真不如咱这里,吃了上顿没下顿。
我有个表弟叫狗蛋,都快十岁啦,还跟个六七岁的小孩子差不多高,就是饿的,光长脑袋不长个”。
二憨奶奶脸上露出迟疑之色,问道:“海子,你不会是想把他接到咱们虎啸岭来吧?
这行不通啊!咱林家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得收养外姓人,这规矩谁也不能违背”。
林海摆了摆手说道:“我没说要收养他,我想用路子的名义,把他买过来。
咱林家族规是不得收养外姓人,那是怕咱林家万一遭难,再被人鸠占鹊巢。
我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让路子把他买过来,一个仆人再怎么蹦跶,也别想占咱们林家的便宜。
以后等他长大了,能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再给他自由身,让他去外面讨生活。二婶,您看这样行不行”?
二憨奶奶沉思良久,最后点头说道:“你这个变通法子行是行,就是得要族老们还有村正同意才行”。
林海笑道:“只要您同意就行,族老们还有村正那里,由我去说,他们会同意的”,
二憨奶奶点头说道:“那行,只要族老们还有村正同意了,我这里就行”。
林海起身说道:“好,那我就先回去啦,您等我信”。
二憨奶奶跟着起身说道:“再坐一会呗,晚上在这吃”。
林海摆手拒绝道:“不用了,二婶,您留步,我走啦”。
二憨奶奶跟二憨大嫂一路把林海送到院门口,目送他走远后,这才转身返回家里。
二憨大嫂看了一眼还坐在地上玩沙土的二憨,迟疑了一下扯着笑脸对二憨奶奶说道:“阿奶,您看二憨跟俺海子叔年纪也不大,他们天天往山里跑,万一遇到点啥事,也没个照应。
要不让俺家大憨跟他俩一起进山吧,有点啥事,也能互相有个照应不是”。
二憨奶奶瞥了一眼二憨大嫂,笑呵呵的说道:“这事咱家说了不算,得海子家说了才算。二憨能跟着海子进山,那也是他俩打小就玩的好。
再说了,他俩进山也不是没人跟着,海子家就他那么一根独苗,他家比咱家上心的多,会有人跟着进山照应着。
大憨跟着一起进山的事,以后有机会我再跟海子他阿奶说一说吧”。
听二憨奶奶这么说,二憨大嫂也只得暂时作罢。
看到傻乎乎的二憨连续两次分到了肉,还一次比一次多,不说外人,二憨的大哥大嫂也不免生起了一点小心思。
在他们看来,二憨这个傻子跟着林海一起进山都能分到这么多肉,这要是换作自己,岂不是可以分的更多。
另外一边,林海回到家后,把有关狗蛋的事情跟林正华说了一下,林正华也没反对。
多养个小孩子而已,林家也不差这一口吃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娘张氏和二大娘刘氏的脸色都不太好。
这次两人回娘家碰到的情况,不比赵氏家里的情况好到哪里去。
娘家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要不是她们及时送去了粮食,娘家真有可能会饿死人。
林正华看到三个儿媳妇脸色都不太好,就知道这次她们回娘家都碰到了难处。
“行啦,都别板着脸啦!赶紧吃饭,以后有空了,你们就多回去看看,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张氏、刘氏、赵氏三人听林正华这么说,全都大喜过望,赶忙开口道谢。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她们三人都嫁到林家了,自然是林家人,哪能老顾着娘家。
也就是林正华和王氏开明心善,再加上林家确实不缺钱,这才允许三个儿媳妇多顾着一下娘家。
换作一般家庭,怎么可能会像林正华和王氏这般大方,让儿媳往外倒腾家财。
张瀚阁挺喜欢林家的家庭氛围,虽然张家也很和谐,但是规矩也多,暗地里的某些小算计也不少。
而且张家三兄弟娶得媳妇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在钱财上向来是斤斤计较。
谁家分的多了,谁家分的少了,老头老太太又偏心谁家了,一堆烦心事。
手心手背都是肉,想要一碗水端平也挺难的。
要不是有张浩然这根定海神针在,张家的三个儿媳妇早就闹腾起来了。
林海家就不用担心这种情况,林家的三个儿媳妇几乎都不用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