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一笑身形闪动,直取鹤笔翁,殷天正则剑指鹿杖客。二人连连后退,赵敏见势不妙,急忙喊道:“住手!本郡主认输了!”
众人停手,杨逍等人退回苏遮身后,玄冥二老也羞愧地回到赵敏身旁请罪。赵敏摆了摆手,上前对苏遮道:“这次是我输了,说到做到,我会撤走山下兵马。说吧,你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苏遮淡然一笑:“条件暂且记下。倒是赵姑娘,可想清楚最后一个条件了?”
“我的......等我考虑清楚再与你说。”
赵敏话到唇边忽又收住,眸光幽幽地凝视着苏遮,眼底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轻声道:“既然你尚未想好条件,本郡主便先行告退。”
“撤!”
临行前赵敏再度回眸,视线在苏遮身上停留片刻,随即率领部众踏出紫霄宫。
......
武当之巅。
晨雾缭绕的演武场上,白袍银须的老道正与黑衣青年执剑相搏。场边立着个身着武当弟子服的年轻男子,正全神贯注观摩这场比试。
交手的二人正是张三丰与苏遮。自赵敏率部下山后,苏遮便遣杨逍等人统率义军迎战元兵,独留武当山研修武学。此刻朝阳初升,两人已在此论剑多时。
张三丰手中太极剑如行云流水,剑势忽如雷霆万钧,忽似春风化雨,周身隐约浮现阴阳鱼虚影,招式间暗合天道自然。反观苏遮剑路看似杂乱无章,却招招随性而至,正是那套名震江湖的《独孤九剑》,只是此刻剑意较之从前更添三分玄妙。
虽未真正突破大宗师境界,但参透太极真意的张三丰已半只脚踏入此境。两大高手虽仅以剑法切磋,剑气纵横间仍令旁观者目眩神迷。张无忌屏息凝神,双目灼灼追随着场中闪转腾挪的身影,生怕错过半分精妙。
苏遮身形如鬼魅飘忽,望舒剑寒光点点,专攻太极剑势薄弱之处。张三丰却始终从容不迫,剑圈 如意,竟将精妙绝伦的独孤九剑尽数化解。转眼千招已过,两人仍是难分高下。
“张真人太极剑法玄奥非常,苏某领教了。”
随着望舒剑清脆入鞘,苏遮含笑收势。他心知这般比试纵使再战千招亦无结果,不如就此停手。这太极剑法乃张三丰证道之剑,世间再无人能将其练至如此化境。
苏遮施展的独孤九剑源自独孤求败,承载的是独孤求败的剑道真谛,并非苏遮自身的剑道,因此他难以彻底发挥这套剑法的全部威力。
眼下苏遮的剑道修行已至瓶颈,若想更进一步,必须突破独孤九剑的框架,寻得真正契合自身的剑道路径。
虽然苏遮已在摸索,隐约有了新的感悟,正尝试摆脱独孤九剑的束缚,但距离完全脱离独孤求败的影响,尚需时日。
张三丰见苏遮停手,也收招撤势,真武剑归鞘,周身流转的阴阳太极虚影缓缓消散。他开口道:“道友的剑法重意不重形,料敌机先,直指要害,可谓精妙绝伦。不过老道观之,似乎尚未臻至巅峰之境?”
苏遮颔首,问道:“张真人可知独孤求败前辈?”
张三丰微微一怔,神情陷入追忆,答道:“老道年轻时曾有幸听闻独孤前辈的名号。百年前纵横江湖的神雕大侠,便是他的传人,老道一直心怀敬仰。不知道友提及独孤前辈,莫非与他有所渊源?”
苏遮察言观色,知他多半又想起了郭襄女侠,可惜郭襄心中唯有杨过,再无他人。他坦言道:“不错,苏某所习的独孤九剑,正是他所创的无上剑法。但此剑法终究属于前辈,苏某难以将其练至极致。”
“不瞒真人,苏某正在参悟自身剑道,试图挣脱独孤九剑的桎梏。然而修习多年,想要彻底摆脱影响,另辟新路,绝非易事。”
张三丰目中精光一闪,面露笑意。他感同身受,当年自己亦是以部分九阳神功为基,悟出武当九阳功,更参透太极真意,创出太极拳剑。他开口道:“道友天资超绝,老道相信你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剑道。”
苏遮淡淡一笑,并未多言。他已在尝试将守护之道与自身剑意融入独孤九剑,一旦功成,便能彻底摆脱独孤求败的影响,开创独属于他的剑道。
苏遮转身向广场一侧的张无忌招手,后者快步上前,恭敬行礼道:“无忌拜见师公、教主!”
苏遮仔细打量了张无忌一番,问道:“无忌,你可曾学会你师公的太极剑法?”
张无忌神情愕然,惊奇地问道:"教主为何知晓此事?"
张三丰闻言面露喜色,迫不及待地追问:"无忌,你当真领悟了师公的太极剑法?"
面对最敬重的师公,张无忌毫不隐瞒:"师公明鉴,弟子确实领悟了太极剑法。不过并非刻意为之,只是观战时看师公与苏大哥切磋,不知不觉就学会了。"
张三丰将信将疑,递过手中的真武剑:"无忌,快演练给师公看看。"
"遵命。"张无忌接过长剑,当即开始演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