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教学楼的窗户,在课桌上投下规整的光斑。早读课的铃声刚落,张老师抱着一摞试卷走进教室,粉笔灰在阳光里轻轻浮动,她把试卷往讲台上一放,发出沉闷的响声:“下周一、周二进行新学期摸底考,大家提前做好准备,重点考察寒假复习情况。”
教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哀嚎,像被踩了尾巴的猫。陆知行夸张地趴在桌上,把物理练习册盖在脸上:“刚开学就要考试?寒假作业还没缓过来呢!”他旁边的男生跟着附和:“就是啊老师,能不能晚点考?”
张老师敲了敲讲台:“安静!摸底考是为了检测大家的学习状态,早考早发现问题。这次考试范围包括上学期重点内容和寒假衔接知识,特别是数学和物理,难度会比期末考有所提升。”她的目光扫过全班,最后落在江翊身上,语气缓和了些,“江翊保持状态就好,争取继续领跑年级。”
江翊点点头,笔尖在笔记本上轻轻点了点,似乎早就做好了准备。林溪看着他平静的侧脸,心里悄悄捏了把汗——她的数学和物理一直是弱项,寒假虽然补了课,但心里还是没底,尤其是听到“难度提升”四个字,手心都开始冒汗。
“别担心溪溪,”苏晓晓凑过来小声说,“摸底考而已,考不好也没关系。再说有江翊在,考前问问他重点就行!”她冲林溪挤挤眼睛,朝江翊的方向努了努嘴,眼底的八卦因子又开始活跃。
林溪红着脸推开她:“复习要靠自己,别总想着走捷径。”话虽这么说,她还是悄悄翻开了数学练习册,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心里的焦虑像潮水般涌来。
接下来的几天,教室里的气氛明显紧张起来。课间讨论游戏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难题的争论;走廊上追逐打闹的身影少了,更多的人抱着复习资料在背书。林溪更是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刷题,画具被暂时塞进了抽屉深处,画纸上的向日葵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这道二次函数题怎么解啊?”林溪对着练习册皱紧眉头,笔尖在草稿纸上画了又擦,擦了又画,演草纸堆得像座小山。她转头看向江翊,他正专注地做着物理竞赛题,侧脸的线条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长长的睫毛随着眨眼的动作轻轻颤动。
犹豫了好几次,林溪终于鼓起勇气戳了戳他的胳膊:“江翊,这道题……你能给我讲讲吗?”她把练习册推过去,声音小得像蚊子哼,生怕打扰到他。
江翊立刻停下笔,目光落在她的练习册上,手指点着题目中的关键条件:“这里要先确定对称轴,利用顶点坐标公式反推系数。”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解题步骤,字迹工整清晰,“你看,把已知点代入函数式,建立方程组,就能解出a和b的值了。”
他的声音温和低沉,带着独特的节奏感,像春风拂过湖面。林溪听得格外认真,连他指尖偶尔碰到纸张的细微声响都听得一清二楚。等江翊讲完,她才发现自己的心跳快了半拍,脸颊也有些发烫。
“听懂了吗?”江翊抬头看向她,眼神里带着询问。
“嗯!听懂了!谢谢你!”林溪连忙点头,把练习册拉回来,假装整理笔记掩饰自己的慌乱。看着草稿纸上清晰的解题步骤,心里的焦虑消散了不少,连带着对考试的恐惧也减轻了些。
旁边的陆知行凑过来,指着自己的物理练习册哀嚎:“江翊也救救我!这道力学题快把我逼疯了!我感觉我的脑子就是块木头!”他把练习册往江翊面前一推,上面画满了乱七八糟的辅助线,像抽象画。
江翊无奈地摇摇头,拿起笔开始讲解。林溪看着他们讨论题目,心里突然觉得很踏实。原来被难题困住的时候,有人帮忙讲解是这样温暖的感觉,就像在迷雾里看到了指路的灯光。
摸底考的前一天下午,教室里弥漫着临考前的紧张气氛。大家都在埋头刷题,连平时最调皮的男生都安静地啃着复习资料。林溪把整理好的错题本拿出来,正准备再看一遍易错点,就发现江翊递过来一张纸条。
纸条上用清秀的字迹写着几行字:“数学重点看二次函数综合题和几何证明,物理注意力学实验题的误差分析,把这几个公式再默写一遍。”下面还附着几个高频考点的公式,旁边画了个简单的加油表情。
林溪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她抬头看向江翊,对方已经转回头继续刷题,只是耳根悄悄泛起了一丝红晕。她小心翼翼地把纸条夹在错题本里,像是收藏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溪溪,你看我整理的英语作文模板!”苏晓晓把笔记本递过来,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各种话题的开头结尾和常用句型,“保证考什么都能用得上!”
陆知行也凑过来,献宝似的拿出一沓打印好的物理公式表:“我把所有公式都打印出来了,睡前看一遍,做梦都能背下来!”他的黑眼圈重得像熊猫,显然为了复习熬了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