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合唱比赛的颁奖环节,像一根被拉到极致的弦,悬在每个参赛班级的心上。体育馆内的灯光骤然暗了下来,唯有舞台中央的聚光灯如柱般落下,恰好映在主持人手中那封烫金封边的信封上——里面装着所有班级的命运。林溪站在高三三班队伍的前排,白色演出服的裙摆被她无意识地攥出褶皱,手心沁出的细汗濡湿了布料。从比赛结束到现在,她的心脏就像被揣在怀里的小兔子,一刻不停地乱跳,耳边同学们的小声议论、远处传来的座椅挪动声,都像隔了一层雾,听不真切,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我们能不能拿到一等奖?”
台下的观众席也跟着静了下来,连咳嗽声都变得小心翼翼。林溪的视线落在聚光灯下的主持人身上,脑海里却不受控制地闪回比赛时的画面:她站在舞台中央,握着麦克风的手微微发颤,指尖能感受到金属的凉意;江翊调整过的伴奏缓缓流淌出来,熟悉的B调像一股温热的泉水,顺着耳朵流进心里,瞬间抚平了她的紧张;中音部的李萌站在她侧后方,眼神坚定,和声整齐得像揉过的棉花,温暖又扎实;高音部的陆知行声音清亮,稳稳地接住每一个拔高的音符,没有一丝晃动;而站在低音部后排的江翊,始终抬着眼,目光落在她身上,没有说话,却像一道无声的屏障,让她莫名觉得踏实。那短短三分钟的演出,明明那么快,却又像过了很久,每一个音符、每一次换气、每一次和同学们的眼神交汇,都刻在了她的记忆里,清晰得能数出细节。
“接下来,我们即将公布高中组合唱比赛一等奖的获奖班级!”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整个体育馆,带着几分刻意的停顿。林溪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连肩膀都绷紧了,眼睛死死盯着主持人手里的信封,仿佛这样就能提前看到里面的内容。
身边的同学们也跟着安静下来。苏晓晓悄悄伸过手,紧紧抓住了林溪的手腕,她的手心同样满是汗,指尖冰凉;陆知行站在旁边,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平时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里,此刻也写满了紧张;李萌则双手合十,嘴唇轻轻动着,林溪凑近了才听到她在小声念叨:“一定要拿一等奖,一定要拿……”
主持人慢悠悠地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获奖名单,又故意顿了两秒,才抬起头,笑着看向台下:“高中组合唱比赛一等奖——高三三班!”
“哇!我们赢了!我们拿一等奖了!”苏晓晓第一个尖叫起来,声音里带着哭腔,用力抱住了林溪的胳膊,差点把她带得晃了一下。班级队伍里瞬间爆发出欢呼声,同学们互相拥抱、击掌,有人激动地跳了起来,白色的演出服在灯光下晃动,像一群快乐的白鸽。林溪愣了足足三秒,大脑一片空白,直到陆知行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里满是笑意:“林溪!我们拿一等奖了!你做到了!”她才猛地反应过来,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顺着脸颊滑落——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太激动,这么多天的努力、焦虑、疲惫,在听到“一等奖”三个字的瞬间,都变成了最值得的回报。
王老师也红了眼眶,她快步走过来,挨个拍着同学们的肩膀,声音有点哽咽:“太好了!大家都辛苦了!这个一等奖,不是靠某一个人,是我们所有人一起拼出来的!”
上台领奖时,林溪和陆知行、李萌、江翊一起代表班级走上舞台。聚光灯打在他们身上,有点晃眼,林溪能看到台下密密麻麻的人头,还有三班同学们挥舞的手臂。校长亲自为他们颁发奖杯和奖状,金灿灿的奖杯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底座上刻着“高中组合唱比赛一等奖”的字样,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掌心传来,却让她觉得无比温暖。校长笑着说:“你们的合唱很有感染力,尤其是领唱和和声的配合,特别默契,实至名归。”林溪跟着鞠躬,抬起头时,正好看到台下三班的同学们在用力鼓掌,他们的笑容比聚光灯还要亮,她突然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值了——那些每天排练到晚上八点,顶着寒风回家的日子;那些因为一次跑调、一句不合拍,反复练习几十遍的日子;那些江翊为了调整伴奏,熬夜盯着电脑屏幕的日子;那些她因为谣言偷偷掉眼泪,却又被朋友们鼓励着重新拿起麦克风的日子,都在这一刻,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回忆。
走下舞台时,李萌拉着林溪的手,眼泪还挂在脸上,声音带着哽咽:“林溪,我们真的拿一等奖了!之前我还因为领唱的事跟你闹别扭,故意跑调,现在想想,真的太不应该了。要是没有你包容我,没有大家一起努力,我们肯定拿不到这么好的成绩。”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所有人的。”林溪笑着擦了擦眼泪,指尖蹭过脸颊,还带着泪痕的温度,“要是没有你帮我纠正领唱时的细节,没有江翊调整伴奏,没有陆知行和苏晓晓一直鼓励我,我们也唱不出那么好的和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