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霞光透过厨房窗户,给瓷砖镀上一层暖橙。林溪坐在餐桌旁,手指反复摩挲着书包带,桌上的红烧肉冒着热气——这是妈妈之前说要奖励她进步的菜,现在却成了“安慰餐”,空气里的香味都透着点压抑。
“这次文科排名出来了吗?”妈妈把一碗米饭放在林溪面前,筷子“嗒”地落在碗沿,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焦虑,“早上班主任给我打电话,说你这次不仅班级退步,年级排名也掉了快两百,连之前稳过的文科线都快摸不到了。”
林溪扒拉着米饭,声音轻得像蚊子哼:“出来了,年级排三百二十七,比上次掉了一百八十七名。”
“一百八十七名!”妈妈的声音陡然提高,手里的汤勺重重磕在砂锅上,“我早就跟你说,文科不好考,就业面又窄,你偏不听,非要选文科!要是当初听我的选理科,就算物理差,至少数学能拉点分,也不至于现在退成这样!”
这句话像根刺,狠狠扎进林溪心里。当初分科时,她犹豫了很久——物理确实薄弱,但她喜欢历史的厚重、语文的细腻,江翊也选了文科,说要一起冲刺重点院校的文科实验班。可现在,妈妈的话让她突然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
“我喜欢文科,”林溪抬起头,眼眶有点红,“而且我物理真的学不会,就算选了理科,也考不好。”
“喜欢能当饭吃吗?”妈妈把汤勺往桌上一放,眼神里满是失望,“你看看隔壁家的小宇,选了理科,这次模考年级前十,人家妈妈现在多省心!再看看你,选个文科还学不好,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让你自己选,就该逼你选理科!”
林溪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砸在米饭里,晕开一小片湿痕。她想起自己为文科付出的努力——每天背历史年表到深夜,整理语文古诗鉴赏模板,连英语作文都特意练了文科常考的“文化类”话题,可这些在妈妈眼里,都成了“选错路”的证明。
“我没有不努力,”她的声音带着哽咽,“我每天都在背知识点,做习题,可就是考不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那就是方法不对!”妈妈打断她,语气更急了,“肯定是你跟江翊走得太近,分心了!我早就说过,高中别谈恋爱,你偏不听!现在好了,成绩掉成这样,以后怎么考大学?怎么找工作?”
“我和江翊没有谈恋爱!”林溪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我们只是一起学习,他还帮我整理错题,制定复习计划,要是没有他,我可能退步得更厉害!”
“帮你?我看是拖累你!”妈妈也站了起来,胸口微微起伏,“他成绩好,当然不怕分心,你呢?你本来基础就差,再跟他一起,心思都放哪儿了?从今天起,周末别跟他一起学习了,我给你报个理科补习班,你先补补物理,说不定还有机会转科!”
“我不转科!”林溪的声音带着抗拒,“我喜欢文科,我不想转理科!”
“由不得你!”妈妈的语气强硬起来,“这次模考就是教训,再这样下去,你连本科都考不上!明天我就去给你报补习班,周末必须去上课!”
林溪没再说话,只是拿起书包,转身跑进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门。她靠在门后,听着妈妈在客厅里叹气、抱怨,心里又委屈又难受。她拿出手机,想给江翊发消息,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又删,最后只发了一句“我有点累,先睡了”。
没过多久,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江翊的回复:“是不是阿姨说你了?别难过,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文科需要积累,这次只是暂时的。明天早上我还在老地方等你,给你带了历史易错点总结,我们一起分析。”
看着消息,林溪的眼泪掉得更凶了。江翊总是这样,在她最难过的时候,给她最需要的鼓励。她想起两人一起制定的目标——考上同一所大学的文科专业,一起去看故宫的红墙白雪,去敦煌看莫高窟的壁画,这些曾经让她充满动力的画面,现在却因为妈妈的否定,变得模糊起来。
她打开书桌抽屉,拿出分科时写的目标卡——上面写着“冲刺文科实验班,和江翊一起考去北京”,字迹还带着当时的坚定。可现在,这张卡片像在嘲笑她的天真,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学文科的天赋,是不是真的该听妈妈的话,转去理科。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是爸爸的声音:“溪溪,开门,爸爸有话跟你说。”
林溪擦干眼泪,打开门。爸爸手里拿着一杯温牛奶,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跟你妈妈吵累了吧?先喝杯牛奶,别饿肚子。”
她接过牛奶,坐在书桌前,爸爸在她身边的椅子上坐下,轻声说:“你妈妈也是为你好,只是方法不对,她怕你以后走弯路,才会急着让你转科。”
“可我真的喜欢文科,”林溪的声音带着委屈,“我不想转理科,我也不想放弃和江翊的约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