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从实验中学高三(1)班的窗户钻进来,落在教室后墙的空白展板上。班主任李老师抱着一叠彩色便利贴走进教室时,林溪正对着历史课本上的“辛亥革命时间线”发呆,指尖无意识地在草稿纸上画着小小的樱花——这是她从小到大的习惯,紧张或迷茫时,总爱用铅笔勾勒些细碎的图案。
“今天咱们来个小仪式感,”李老师把便利贴放在讲台上,声音里带着笑意,“每人拿一张,写下自己的理想大学和想对自己说的话,贴到后墙的展板上。以后刷题累了、觉得撑不下去了,就回头看看,想想自己想去的地方,说不定就有动力了。”
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同学们涌到讲台前挑便利贴,粉色、蓝色、黄色的纸片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陆知行抢了一张明黄色的,凑到林溪身边晃了晃:“溪溪,你要哪种颜色?我帮你拿!我觉得粉色特别适合你,跟你上次在樱花树下捡的花瓣一个色!”
林溪抬头,正好对上江翊的目光——他手里捏着两张便利贴,一张淡蓝,一张浅粉,显然是特意帮她多拿了一张。见她看过来,江翊把粉色的那张递过来,轻声说:“你之前说喜欢粉色,我帮你留了一张。”
“谢谢。”林溪接过便利贴,指尖触到纸张细腻的纹理,心里却突然泛起一阵犹豫。她低头看着那张粉色的纸,铅笔在草稿纸上画的樱花还没擦干净,花瓣的边缘有些模糊,像极了她藏在心里很久的那个秘密。
其实,她从来没跟江翊和陆知行说过,她想考的不是南京大学的历史学专业——那是她为了跟上他们的脚步,故意说的“目标”。真正让她心动的,是南方美术学院的绘画专业。从小学时在老院子的槐树下画素描,到初中偷偷在历史课本空白处画插画,再到高三熬夜在画室里画静物,她的笔从来没停过,只是这份喜欢,她一直没敢说出口。
“你想考哪所大学啊?”江翊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已经在蓝色便利贴上写了几行字,笔尖停在“南京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后面,显然是在等她的答案。
林溪握着笔的手紧了紧,墨水在便利贴边缘晕开一小团痕迹。她想起上次江翊跟她说“咱们一起考南大,以后在同一个校园复习”时眼里的期待,想起陆知行畅想“以后一起去南大图书馆刷题”的兴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能含糊地说:“我还没太想好,先看看你们写什么。”
陆知行已经写完了,把黄色便利贴举得高高的:“我写的是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以后我要当记者,去采访各种各样的人,还要写一篇关于咱们‘补差小组’的报道,标题就叫《三个少年和他们的实验班梦想》!”
江翊笑了,把自己的蓝色便利贴递过来给他们看:“我还是想考南大的地理专业,之前去参加研学活动,看到南大的地理实验室,觉得特别有意思。”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溪手里空白的粉色便利贴上,“你呢?真的还没决定吗?”
林溪的指尖在便利贴上轻轻划着,心里像有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说“跟他们说吧,这是你真正想做的事”,另一个却在怕“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之前在骗他们,会不会觉得我跟他们不一样了”。最后,她咬了咬唇,低下头,笔尖在粉色纸上慢慢落下。
“我写好了。”等她抬起头时,江翊和陆知行已经把便利贴折好,准备去贴。陆知行凑过来想抢她的便利贴看,林溪赶紧把纸折起来,笑着躲开:“不许看!等贴到墙上你们再看!”
“还跟我们保密啊!”陆知行故意装作委屈的样子,“肯定是写了南大历史学,怕我们跟你抢名额是不是?”
林溪没说话,只是把便利贴攥在手里,跟着他们走到后墙的展板前。同学们已经贴了不少便利贴,五颜六色的纸片挤在一起,像一片小小的星空。江翊把他的蓝色便利贴贴在中间位置,特意留了旁边的空白;陆知行把黄色的贴在江翊的右边,还特意画了个小太阳;轮到林溪时,她犹豫了一下,没有贴在江翊旁边的空白处,而是把粉色的便利贴贴在了展板的右下角,靠近墙角的位置,像是想悄悄藏起来。
“你怎么贴这么偏啊?”陆知行皱着眉,伸手想把便利贴挪到中间,“贴这里多不显眼,以后想找都找不到!”
“不用了,”林溪赶紧拉住他,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张,“这里挺好的,我喜欢安静点的位置。”
江翊看着她紧绷的侧脸,心里突然泛起一丝疑惑——她刚才写便利贴时的犹豫,贴便利贴时的躲闪,都不像平时的她。但他没有追问,只是轻声说:“没关系,只要你喜欢就好。以后想换位置了,咱们再一起挪。”
贴完便利贴,同学们陆续回到座位,教室里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林溪坐在座位上,却怎么也集中不了注意力,总忍不住回头看后墙的展板——右下角的粉色便利贴小小的,被周围的蓝色、黄色挡住了大半,只有“南方美院绘画专业”几个字露在外面,像她藏在心里的秘密,既期待被发现,又怕被看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