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静云院飘着淡淡的梅香,新翻修的西厢房窗棂糊着透亮的云母纸,将清晨的阳光筛成细碎的金斑,落在刚清扫干净的青砖地上。林薇薇正和夏荷一起整理太后昨日赏赐的锦缎,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 是李德全,他身后跟着两个捧着明黄圣旨的小太监,还跟着一个穿着御膳房服饰、背着厨具的中年男子。
“姜常在,陛下有旨,请您接旨!” 李德全的声音带着比往日更热络的笑意,手中展开的圣旨上,朱红字迹工整清晰。林薇薇连忙领着夏荷跪在院中央,耳边传来圣旨宣读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姜氏薇薇,聪慧机敏,近日识破奸人阴谋,护太后安康,朕心甚慰。特赐静云院开设专属小厨房,准调用御膳房食材,另派御厨周师傅协助打理,往后饮食起居,无需再经内务府报备。钦此!”
“专属小厨房?” 林薇薇愣了一下,连忙叩首谢恩,“臣妾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时,她下意识看向那个背着厨具的周师傅 —— 此人她曾在御膳房见过,据说最擅长做江南点心,是御膳房里最受皇帝信任的厨子之一。
李德全笑着将圣旨递到她手中,又指了指周师傅,语气带着几分羡慕:“姜常在,这位就是周师傅,御膳房里做点心的一把好手,陛下特意让他来帮您打理小厨房。往后您想吃什么,直接跟周师傅说,食材也会每日从御膳房送来,不用再看旁人脸色。”
林薇薇刚想道谢,就清晰听到李德全身边小太监的心声:“陛下昨日在养心殿念叨了半宿,说姜常在之前总被御膳房的人‘怠慢’,还被柳如烟在点心里动手脚,特意下旨设小厨房 —— 这可是后宫独一份的特权,连贵妃都没有呢!”
“多谢李公公,也多谢周师傅肯屈尊来静云院帮忙。” 林薇薇笑着看向周师傅,语气温和,“往后还要劳烦周师傅多费心,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跟臣妾说。”
周师傅连忙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失稳重:“常在客气了,能为常在打理小厨房,是奴才的福气。奴才定会尽心竭力,按常在的心意准备膳食,绝不让常在受半点委屈。”
送走李德全后,夏荷兴奋地围着周师傅的厨具转了一圈,语气里满是激动:“小姐!咱们有自己的小厨房了!还是陛下特批的,连御厨都派来了!往后再也不用去御膳房取点心,也不用担心有人在食物里动手脚了!”
林薇薇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暖意。她走到西厢房 —— 这里被改造成了小厨房,灶台、橱柜一应俱全,连储食材的冰窖都特意扩建过,显然是皇帝早就安排好的。周师傅正有条不紊地整理厨具,从油盐酱醋到各式模具,摆放得整整齐齐,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周师傅,您先歇会儿,喝杯茶再忙。” 林薇薇递过一杯刚沏好的菊花茶,目光落在橱柜上 —— 那里已经摆满了新鲜的食材,有江南运来的糯米、莲子,还有刚采摘的蔬菜、鲜肉,甚至连做点心用的桂花蜜、豆沙馅都准备好了,显然是御膳房特意送来的。
周师傅接过茶杯,笑着说:“多谢常在。陛下昨日特意吩咐,让奴才每日根据常在的口味准备食材,若是常在想吃什么特别的,随时让人去御膳房说一声,奴才们定能及时送来。” 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奴才在御膳房待了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陛下为一位嫔妃特意设小厨房 —— 常在在陛下心里的分量,可见一斑。”
林薇薇脸颊微微发烫,没有接话,心里却泛起一阵甜蜜。她走到窗边,看着院角盛放的红梅,清晰听到远处宫道上太监的议论:“听说了吗?陛下给姜常在设了专属小厨房,还派了周师傅去帮忙,这可是独一份的恩典!”“可不是嘛,往后姜常在想吃什么就能做什么,再也不用看御膳房的脸色,也不用担心有人下毒了!”
这些议论像暖流般淌过心底,林薇薇突然想起刚才接旨时,隐约听到的皇帝心声 —— 不是威严的帝王宣言,而是带着几分心疼的细碎念头:“往后她想吃什么就能随时做,不用再跑御膳房,不用再担心有人动手脚,也不用看旁人脸色,安安稳稳的就好。”
原来他不仅是为了 “奖励”,更是为了她的 “安心”。从最初的墨玉扳指,到后来的公开辟谣,再到如今的专属小厨房,他总能在她需要的时候,用最贴心的方式,给她最坚实的守护。
“小姐,咱们中午吃什么呀?有周师傅在,咱们可以吃江南的蟹粉小笼包吗?” 夏荷的声音打断了林薇薇的思绪,语气里满是期待。她自从跟着林薇薇入宫,就很少吃到正宗的江南点心,如今有了御厨帮忙,终于有机会一饱口福。
林薇薇笑着点头:“好啊,那就麻烦周师傅做些蟹粉小笼包,再做一道西湖醋鱼,尝尝您的手艺。” 周师傅连忙应下,转身走进厨房,很快就传来了切菜、剁馅的声音,伴随着淡淡的香气,让整个静云院都多了几分烟火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