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北平城,柳梢刚抽出嫩黄,空气里却还裹着料峭寒意。前门大栅栏西头的“川渝老灶”火锅店,不到晌午就热气蒸腾。临街的玻璃窗蒙着厚厚一层水雾,隐约可见店内人影晃动,九宫铜锅翻滚的红油映得满堂红光。
店老板“周大勺”系着油渍麻花的围裙,正吆喝着伙计搬菜。他脸庞黝黑,嗓门洪亮,眼角深刻的皱纹里嵌着烟火气,任谁也想不到这是当年黄海舰桥上播放《哪吒闹海》的周卫国。
“三号桌,毛肚两份!要脆嘞!”周卫国扯着嗓子喊,目光却锐利如鹰隼,扫过角落里两个埋头猛吃、眼神却四处乱瞟的生面孔。他抄起长筷,从冰桶里夹起一片巴掌大、布满毛刺的黑毛肚,手腕一抖,稳稳落在沸腾的“特辣”格中。
红油里的摩尔斯电码
毛肚在滚油里迅速卷曲、变色。周卫国看似随意地拨弄着,用筷尖精准地调整着毛肚片在格中的位置和角度。一片卷成浑圆的“点”,一片舒展成扁平的“划”,几片巧妙地组合成短暂的“空位”。外人看来,这不过是老板在检查火候,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翻滚的红油九宫格里,正用毛肚拼写着一串关乎国家安全的摩尔斯密码——那是刚刚截获的境外数据跳板服务器核心IP片段。
“滋滋”的油爆声里,一股浓郁的牛油香混着花椒的麻、辣椒的烈,霸道地钻进鼻腔。周卫国抹了把额头的汗,眼角余光瞥见门口帘子一掀。
李玄策裹着一件半旧的黑呢大衣,独自走了进来。他径直走向周卫国斜对面一张靠柱子的空桌,坐下后随意地翻着菜单。
“老板,来一个九宫格。”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过嘈杂,“特辣,加酸。” 最后三个字,他咬得格外清晰。
周卫国心领神会,粗着嗓子应道:“好嘞!特辣加酸——给这位爷上‘灶王爷’的滋味儿!” 这是行动的暗号。他手下不停,又一片毛肚精准落入锅中,补全了密码的最后一“划”。
几乎在李玄策话音落下的瞬间,隔壁街巷深处,一间挂着“老王五金修理”招牌的旧平房里,王铁柱正对着监控屏幕。他面前的操控台上,赫然是一个被拆解改造过的巨大火锅店排风机核心部件,线路板裸露,闪烁着微光。屏幕上,代表着异常电磁波频谱的红色尖峰正在疯狂跳动。
“嘿,玄策发话了!老周那边也摆好了‘菜’!” 王铁柱咧嘴一笑,露出被机油染黑的牙齿,布满老茧的双手在键盘和旋钮上飞快操作。“给这帮‘馋虫’(指窃听者)加点‘鞭炮’助助兴!” 他猛地推上一个闸刀。
“川渝老灶”厨房后巷,巨大的排风机突然发出一阵沉闷的“嗡——轰!嗡——轰!”的异响,节奏强劲,声波带着奇特的震动扩散开来。巷口几个正玩弹珠的孩子吓得一缩脖子,随即又笑起来:“快听!像不像过年放的大地红(鞭炮名)!” 这被精心伪装过的电磁干扰杂讯,完美地融入了春分日北平城此起彼伏、祭祀“灶神”祈福的零星鞭炮声中,天衣无缝。
铜锅龙纹显真章
火锅店内,李玄策那锅“特辣加酸”的红油率先沸腾,蒸汽尤其猛烈。白茫茫的水汽升腾,遇冷凝结,细密的水珠顺着擦得锃亮的黄铜锅壁缓缓滑落。
周卫国看似在招呼其他客人,眼角的余光却死死锁定了李玄策那口锅。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些晶莹的水珠,仿佛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并未随意流淌,而是沿着铜锅外壁上錾刻的古老“二龙戏珠”浮雕纹路,蜿蜒汇集!
龙身、龙爪、祥云、火珠……水珠精准地填充着浮雕的沟壑。当水珠最终汇聚到龙头下方那颗象征“宝珠”的凸起处时,一层肉眼难辨、源自方清墨实验室的仿生亲水涂层发挥了作用。无数细小的水珠瞬间融合、延展,在龙头下方那片光滑的铜壁上,清晰地“画”出了一行由水迹构成的字符——正是周卫国用毛肚在红油中拼出的完整境外服务器IP地址!
IP一闪即逝,很快被新的水汽覆盖。李玄策不动声色,仿佛被辣得吸了口气,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在那水痕消失的地方极其短暂地停留了0.1秒。一切信息,已尽收眼底。
墙缝里的旧时光
危机暂时解除,店内气氛松弛下来。周卫国拎着大铜壶给各桌加汤,走到李玄策桌边时,装作不经意地压低声音:“‘老家’(指后方)信号确认,‘菜’(指IP信息)已上桌。”
李玄策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沸腾的锅底里上下沉浮的几片毛肚上,低声道:“老周,这手艺,没退步。” 他顿了顿,声音更轻,“这地方……是不是以前小满常来录快板的那家茶馆?”
周卫国加汤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颤,滚烫的高汤差点溅出壶嘴。他猛地抬头,环顾这间被改造成火锅店的屋子——雕花的房梁,青砖的地面,靠里那面用做装饰、露出部分原始砖墙的隔断……记忆如潮水般涌来。2005年那个夏天,赵小满就是在这附近的老茶馆,跟着一位老师傅学快板,录下了那些后来在黄海冰原上震碎灵能迷雾的铿锵节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