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辛苦你了”,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王秀芹记忆的闸门。那些独自拉扯一双儿女的艰难岁月,那些因女儿李月竹的扭曲和蛊惑而偏离正轨的迷茫痛苦,那些被怨恨蒙蔽双眼、将儿子李玄策推远的日日夜夜……一幕幕如同褪色的老胶片,带着酸楚的滋味在眼前飞速掠过。最终,画面定格在1983年那个风雨如晦的夏天,定格在李长庚为了打捞所谓的“公家沉船”,义无反顾跳入惊涛骇浪,从此杳无音信的那一刻。
“长庚……” 王秀芹的声音抖得厉害,带着一种近乎祈求的、迟到了三十年的和解,“当年……当年你为了公家,连命……连家都不要了……沉到那不见天日的海里……” 巨大的悲痛和积压了半生的委屈、怨怼、思念,此刻都化作了滚烫的泪水,奔流不息,“如今……如今我替国家……站在这讲台上……育人……我们……我们扯平了……是不是?”
最后几个字,她说得极其艰难,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更像是在向命运,向自己索要一个最终的审判和宽恕。
电话那头,是更长久的沉默。王秀芹甚至能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和泪水滴落在聘书红绒布上的细微声响。就在她以为信号中断,或者李长庚已无言以对时,那个遥远的声音终于再次传来,低沉、缓慢,每一个字都像经历过千锤百炼,带着穿透时光的力量:
“秀芹,没有‘扯平’这一说。为国,为民,为后代,从来都不是交易,更不该用‘扯平’去衡量。你如今做的,是育人铸魂的大事,是真正的功德。这聘书,‘001’号,实至名归。你……做得很好。比我能想象到的,还要好。”
没有责备她过往的糊涂,没有提及那些不堪回首的伤害。只有最朴素的肯定,对她当下价值的认可,以及一种超脱了个人恩怨的、对事业本身的敬意。这比任何宽恕的话语都更有力量。
王秀芹紧紧捂住嘴,再也抑制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压抑了半生的委屈、悔恨、孤独、寻求认同的渴望,在这一刻,在李长庚这句“你做得很好”面前,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哭声在空寂的教室里回荡,不再是凄楚,而是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混合着悲欣交集的释放。
不知过了多久,哭声渐歇,只剩下疲惫而绵长的抽噎。王秀芹抱着手机,像抱着最后的依靠,断断续续地低语:“长庚……我……我对不住玄策……对不住你……对不住这个家……”
“过去的事,就让它留在过去吧。” 李长庚的声音异常平和,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沧桑,“玄策心里都明白。路还长,往前看。你好好教书,就是对我们所有人,最好的交代。”
没有煽情,没有许诺。只有“往前看”,只有“好好教书”。这恰恰是王秀芹此刻最需要,也最能抓住的浮木。
“嗯……嗯……” 她用力地点头,尽管电话那头的人看不见。所有的言语都显得苍白,只有这最本能的回应,承载着她此刻全部的心意。
通话结束的忙音传来,王秀芹握着尚有余温的手机,久久没有放下。窗外,城市的灯火已汇成一片温暖的星海。她深吸一口气,擦干脸上纵横交错的泪痕,目光重新落回到讲台上那本沉甸甸的聘书上。
她站起身,脚步比来时沉稳了许多。走到讲台前,她将那份象征着新生与认可的聘书,郑重地放在桌面中央。接着,她打开讲台下方一个上了锁的小抽屉——那是属于她个人的一方小天地。抽屉里物品不多,几本翻旧的教案,一支用了很多年的红笔,还有……一把光滑温润、两端被摩挲得泛出玉质光泽的暗色戒尺。
她拿起这把戒尺。这是她当年在民办小学任教时就跟着她的“老伙计”,上面布满了细密的刻痕,那是无数次敲击讲台、提醒走神学生时留下的印记,更是她几十年教学生涯无声的见证。她粗糙的手指缓缓抚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如同抚过自己布满沟壑的心路历程。每一个刻痕,都曾是一个顽童的懵懂,一个错误的纠正,一份责任的重量。
她将这把饱经沧桑的戒尺,轻轻放在了那本崭新的、深红色绒面的聘书旁边。一旧一新,一木质一纸质,一个刻满伤痕一个光鲜亮丽,奇异地并置在昏黄的台灯光晕之下。灯光从侧面打来,戒尺上那些纵横交错的刻痕在聘书光滑的绒面上投下细长而深邃的阴影,蜿蜒交错,竟隐隐勾勒出某种玄妙的轨迹,如同夜空中古老而永恒的星图。
同一片夜空下,国安部常务副部长办公室的灯光依旧雪亮。宽大的办公桌上摊着几份紧急文件,李玄策刚刚结束一个跨洋加密视频会议,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他端起手边微凉的浓茶,啜饮一口,目光习惯性地扫过桌角一个摊开的硬壳笔记本——那是儿子李天枢的“涂鸦本”,小家伙总喜欢在他办公时溜进来画上几笔。
笔记本最新的一页上,赫然画着一本大大的、线条歪歪扭扭的聘书轮廓。聘书封面上,本该是编号的位置,被小家伙用七颗硕大的、歪歪扭扭的五角星取代了。七颗星星排布得毫无章法,有的挤在一起,有的离得老远,稚拙的笔触透着孩童的天真烂漫。旁边还用彩色铅笔画了一个小小的、扎着两个小揪揪的侧影,显然代表他的奶奶王秀芹。
李玄策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一个柔和的弧度。疲惫似乎被这童稚的画面冲淡了几分。他拿起一支红笔,在李天枢那七颗笨拙的“北斗七星”旁边,流畅地写下一行批注。笔锋遒劲,力透纸背:
民心为基,教育铸魂。
——玄策 阅于癸巳年冬月廿八暮
写完,他凝视着那七颗稚气的星星和这行沉甸甸的批注,深邃的眼眸中,仿佛有星河流转。窗外,城市的万家灯火与天穹的星光遥相呼应,无声地昭示着根基与方向。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金兰厌胜劫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