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云层像浸透了墨汁的棉絮,紧紧包裹着这架孤独飞行在太平洋上空的波音777。引擎的轰鸣是这片混沌宇宙中唯一固执的心跳,穿透机身,敲打着货舱内每一个紧绷的神经。这里并非舒适的客舱,而是经过特殊改装的密闭空间,简易座椅固定在冰冷的金属地板上,周围堆叠着覆盖防震膜的精密仪器箱,空气里混杂着金属、润滑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汗味。舷窗外,雷暴正在酝酿,翻滚的乌云深处,惨白的电光不时撕裂黑暗,映照出下方无边无际、墨浪翻涌的海面,恍若巨兽的脊背。
李念墨坐在靠近驾驶舱隔板的座椅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膝上一个不起眼的黑色手提箱。箱体是哑光的,没有任何标识,只有边角处磨损的痕迹诉说着它经历过的旅程。她身边坐着三位年龄不一的科学家——头发花白、眼神却依旧锐利的理论物理学家陈继儒教授;气质沉静、专注于手中平板电脑的生物信息学专家赵岚博士;以及略显年轻,正闭目养神却眉头微蹙的高能物理研究员张宇。他们是归巢的玄鸟,怀揣着足以撼动未来的智慧,正穿越风暴,奔向故土。
突然,毫无征兆地,仿佛一只无形的巨手扼住了飞机的咽喉!
嗡——!
刺耳的蜂鸣警报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便如同被掐断般戛然而止。机舱内所有的光源瞬间熄灭,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黑暗。几秒钟后,几盏幽绿的应急灯挣扎着亮起,投下摇曳不定、如同鬼魅般的光影。固定在舱壁的显示屏一片死寂的漆黑,导航仪表的荧光彻底消失。引擎的轰鸣声也变得遥远而失真,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全频段阻塞干扰!强电磁脉冲!”负责技术保障的年轻军官小陈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他徒劳地拍打着面前瞬间瘫痪的设备面板,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后颈,“所有对外通讯中断!导航信号丢失!我们…我们成了瞎子聋子!”
恐慌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货舱。赵岚博士猛地捂住嘴,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眼睛瞪得溜圆。张宇研究员倏地睁开眼,身体绷直,死死盯着窗外翻滚的雷暴云。陈继儒教授布满皱纹的手紧紧抓住座椅扶手,指关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惊涛,但眼底深处那抹难以掩饰的忧虑却出卖了他。家,就在前方,却又仿佛隔着无法逾越的天堑。
只有李念墨,在最初的震动后,迅速恢复了异乎寻常的平静。那平静并非强装镇定,而是源自一种深入骨髓的笃定。她没有去看慌乱的小陈,也没有试图安抚惊惶的科学家们,目光沉静如水,落在了脚边那个黑色的手提箱上。
“小陈,”她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清晰地穿透了压抑的空气,“启动‘六合通明’。”
这简短的指令如同咒语,瞬间点燃了小陈眼中的希望。他几乎是扑到箱子前,手指带着些许慌乱,却异常精准地输入密码,打开了箱盖。里面没有复杂的电路板,没有闪烁的指示灯,只有六块深沉的、泛着温润光泽的木质模块,静静地躺在特制的凹槽里。每一块木块的边缘,都雕刻着极其繁复、精密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榫卯结构,古朴的木纹在幽绿的应急灯光下流淌着岁月的质感,一股淡淡的、宁神的檀香悄然弥漫开来,奇异地中和了舱内冰冷的金属气息。
李念墨俯身,亲自操作。她的手指纤细修长,此刻却蕴含着一种工程师般的稳定力量。她先取出中心那块镶嵌着一枚温润白玉璧的模块,玉璧中心有一个精巧的凹点。她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仿佛不是在组装一件应急设备,而是在复原一件失传千年的礼器。第二块、第三块……每一块木块在她手中被精确地旋转角度,寻找着唯一的契合点。当榫头与卯眼精准对位,轻轻嵌入时,便发出清脆而悦耳的“咔嗒”声。
这声音在死寂的机舱里异常清晰,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人心的韵律。
咔嗒…咔嗒…
每一声轻响,都仿佛敲打在众人紧绷的心弦上,带来一丝微弱的松动。陈教授紧握扶手的手稍稍放松了一些,目光不由自主地被李念墨那专注而优雅的动作吸引。赵岚博士忘记了恐惧,屏息凝神地看着。张宇研究员紧蹙的眉头也舒展了些许,眼中流露出探究与惊奇。
当第六块、也是最后一块带有微型信号天线的模块,被李念墨稳稳嵌入中心玉璧的凹点时——
嗡……
一声极其低沉、却仿佛来自远古梵钟的共鸣,轻柔地以玉璧为中心荡漾开来,瞬间充盈了整个货舱。紧接着,柔和而坚定的暖金色光芒,如同初升朝阳破开海雾,骤然从玉璧中涌现!这光芒并非刺眼的电光,而是带着一种温暖的、如同烛火般的质感,迅速在冰冷的金属舱壁和顶棚上流淌、铺展。
奇迹发生了。
光芒并非无序扩散,而是流动、交织,如同最高明的画师在泼墨挥毫。转瞬之间,整个货舱的顶棚和四壁,竟被一片繁复瑰丽、栩栩如生的图案所覆盖——那是敦煌莫高窟藻井的纹样!金色的卷草纹舒卷蔓延,青色的莲花在光芒中悄然绽放,朱砂色的飞天衣袂飘飘,仿佛要破壁而出,翱翔于这方寸天地之间。古老文明的华美与神性,在这万米高空的危难时刻,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降临,将冰冷的钢铁囚笼,化作了一片佛光普照的净土。檀香的气息也浓郁起来,温暖而宁定,彻底驱散了电磁风暴带来的阴冷与绝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