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空调冷风正对着墙角的绿萝吹,叶片蔫头耷脑地垂着,像极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情。投影仪白亮的光打在幕布上,死者林墨的照片被放大在中央——他穿着藏青色羊毛衫,左手无名指戴着枚银戒,躺在工作室靠窗的地毯上,身下的血迹已经凝固成深褐色,像泼洒后干涸的墨汁。
林墨,42岁,独立雕塑家,工作室位于老城区文创园B座302室。侦查员小赵的声音打破沉默,他指着照片里的环境补充,现场没有强行闯入痕迹,门窗完好,初步判断是熟人作案。致命伤是左胸的单刃锐器刺伤,凶器还没找到。支队长江枫抬手按了按眉心,目光扫过桌上的现场勘查报告:工作室的访客记录调出来了吗?这种独立工作室,来往人员应该不多。
调出来了,小赵把一份打印好的表格推到桌中央,林墨有记访客日志的习惯,近三个月里,有三名来访者被他标注了‘需注意’,而且根据我们走访了解,这三个人都有暴力倾向。
表格上的三行信息格外醒目。第一行是周凯,35岁,曾因寻衅滋事被拘留,半年前找林墨定制雕塑,因不满意成品当众砸了工作室的展示架;第二行是李薇,29岁,林墨的前女友,分手后多次纠缠,上个月还在工作室楼下拽着林墨的衣领争吵,被园区保安拉开;第三行是张诚,41岁,自由职业者,三个月前因合作项目纠纷与林墨发生冲突,有人看到他当时攥着拳头,差点挥向林墨。
先从这三个人开始查,江枫的手指在表格上敲了敲,周凯和李薇的住址已经明确,今天下午就去见他们。张诚……”他顿了顿,看向小赵,他的联系方式和住址都有吗?
小赵点头又摇头:联系方式有,但打过去一直是关机状态。住址登记的是高新区的一个小区,我们的人早上去过,物业说他半个月前就搬走了,没留新地址。
江枫的眉头皱了起来:案发时间是昨天晚上8点到10点之间,张诚在这段时间有不在场证明吗?
暂时没找到。我们问了他的几个朋友,都说最近没联系上他,连他常去的咖啡馆老板也说,快一个星期没见他了。小赵的语气带着几分无奈,而且,据林墨的助理说,案发前一天,张诚还给林墨发过微信,内容是‘关于项目的事,我必须再跟你谈一次,不然大家都别想好过’。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变得更凝重。所有人都清楚,在案发后失联,还留有威胁性言论,张诚的嫌疑瞬间攀升到了最高。
下午两点,江枫带着侦查员老陈去了周凯的住处。那是个老旧小区,楼道里堆着杂物,墙皮斑驳脱落。周凯开门时,身上还穿着睡衣,头发乱糟糟的,看到穿警服的人,眼神明显慌了一下。警察同志,你们找我有事?他侧身让两人进屋,屋里弥漫着一股泡面味,茶几上堆着空饮料瓶。
江枫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墙角一个蒙着布的东西上——看轮廓像是雕塑。我们来是想了解一下,昨天晚上8点到10点,你在哪里?周凯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昨天晚上?我在家啊,一个人看电视,没出去过。
有人能证明吗?老陈追问。证明?周凯挠了挠头,我一个人住,谁能证明啊……对了,我昨天晚上点了外卖,外卖员应该能证明我在家!他急忙拿出手机,翻出订单记录,你们看,8点15分下的单,8点40分左右送到的,外卖员敲了门,我开门拿的。老陈接过手机,记下了外卖员的联系方式,又指了指墙角的雕塑:那是林墨给你做的?
周凯的脸色沉了下来:是他做的,可那玩意儿根本不是我要的样子!我花了三万块,他就给我弄了个歪歪扭扭的东西,我砸他展示架怎么了?换做你们,你们也生气!你对林墨的怨气很深?江枫盯着他的眼睛。
是深,但我还不至于杀人!周凯提高了声音,又很快压低,“他死了?什么时候的事?我也是今天早上刷朋友圈才看到有人说,还以为是谣言……”他的眼神里有惊讶,也有几分复杂,但看不出明显的慌乱。
离开周凯家后,老陈给外卖员打了电话。外卖员回忆,昨天晚上确实给周凯送过外卖,而且他记得很清楚,周凯开门时穿着睡衣,屋里的电视还开着,播放着球赛,不像是刚从外面回来的样子。看来周凯的不在场证明大概率是真的。老陈收起手机,对江枫说,接下来去李薇那里?江枫点头:走。
李薇住在市中心的公寓楼里,小区环境很好,安保严密。见到江枫和老陈时,她穿着精致的连衣裙,化着淡妆,看起来很平静,只是眼底的红血丝暴露了她没休息好。
林墨死了,我知道。不等两人开口,李薇先说道,前天晚上我还给他发过微信,问他要不要一起吃个饭,他没回我。昨天下午就看到新闻了……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抬手擦了擦眼角。昨天晚上8点到10点,你在哪里?江枫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