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盯着监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时间轴,指尖在键盘上顿住。屏幕里,老人侄子林浩的身影在下午三点零七分出现在小区门口,戴着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双手插在夹克口袋里,脚步匆匆,像是在刻意避开什么。这是她调取监控的第三个小时,从凌晨五点到深夜十二点,逐帧排查,终于在海量的画面里找到了这个关键线索。
小区是老式开放式小区,只有正门和侧门两个出入口,监控覆盖不算全面,但正门的摄像头恰好能清晰拍到进出人员的面部和身形。苏然将画面暂停,放大林浩的面部——他眼神飘忽,时不时扭头看向身后,仿佛在确认是否有人跟踪。而就在昨天,小区3栋2单元的独居老人张桂兰被发现倒在自家客厅,头部受创,昏迷不醒,家中抽屉被撬开,少量现金和一枚祖传的玉镯不翼而飞。
作为负责这起案件的社区民警,苏然从昨天接到报案起就没闲着。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法医初步判断老人是被钝器击打头部,案发时间大致在昨天下午两点到四点之间。现场没有留下明显的指纹和脚印,只有客厅地板上散落着一些灰色的灰尘,像是从外面带进来的。当时苏然就注意到,这些灰尘颗粒较大,还混着少量草屑,不像是老人家里日常打扫会留下的,更像是室外墙角或绿化带里的积灰。
苏警官,你看这林浩,进小区的时候走得急,出小区的时候更慌,手里还多了个黑色塑料袋,身边的辅警小李指着屏幕,下午五点零二分,刚好离他进小区过去两个小时。
苏然点头,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将林浩离开时的画面拉近。黑色塑料袋不大,被他紧紧攥在手里,袋口扎得很紧,看不清里面装的是什么。查一下林浩的背景,她吩咐道,和张桂兰老人的关系,最近有没有经济纠纷,昨天下午他声称自己在做什么?
小李立刻着手调查,没过多久就拿着平板回来:林浩是张桂兰老人的亲侄子,今年三十五岁,没固定工作,之前做过几次小生意都亏了,还欠了不少外债。据他自己说,昨天下午一直在家里睡觉,没人能证明。另外,半个月前,林浩来找过张桂兰老人,好像是想借钱,被老人拒绝了,邻居当时还听到他们在屋里吵了几句。
借钱被拒,有作案动机,没有不在场证明,案发时间段出现在小区,还带着可疑物品离开,苏然将这些信息在脑海里串联起来,现在就差一个关键证据——他鞋底的灰尘。
当天下午,苏然和小李来到林浩的住处。这是一间位于城中村的出租屋,环境杂乱,门口堆着几个装满垃圾的纸箱。敲了半天门,林浩才睡眼惺忪地打开门,看到穿着警服的两人,眼神瞬间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镇定下来:警察同志,找我有事?
我们想了解一下,昨天下午你在哪里,在做什么?苏然直接开口,目光紧紧盯着林浩的反应。
林浩挠了挠头,语气随意:昨天下午?我在家睡觉啊,前一天晚上跟朋友玩到太晚,一觉睡到天黑,不信你们问我室友。
你室友昨天下午不在家,他去外地办事了,小李拿出手机,亮出通话记录,我们已经跟他确认过了。
林浩的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强装镇定:那可能是我记错了,或许我中间醒过一次,出去买了包烟?对,我想起来了,大概下午四点多,我去楼下便利店买烟,老板应该能证明。
苏然没有拆穿他的谎言,只是淡淡说道:我们需要检查一下你的鞋子,尤其是你昨天穿的鞋。林浩的眼神瞬间闪躲起来,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挡住身后的鞋柜:查鞋子干什么?我昨天穿的鞋还没洗,有点脏,不太方便吧。
这是调查需要,请配合,苏然的语气严肃起来,张桂兰老人昨天下午在家中被人打伤,家里财物被盗,案发时间段,有人看到你出现在她所在的小区。
听到张桂兰和被盗,林浩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挪开了挡在鞋柜前的身体:行,你们查吧,反正我没做过坏事。
鞋柜里只有两双鞋,一双破旧的运动鞋,一双黑色皮鞋。苏然拿起那双运动鞋,鞋底沾着不少灰尘,她凑近一看,眼睛亮了——鞋底的灰尘颗粒较大,混着少量草屑,和张桂兰老人家里地板上的灰尘一模一样!
这双鞋,你昨天穿了吗?苏然举着鞋子,问道。林浩瞥了一眼,语气有些不自然:穿了啊,昨天出去买烟的时候穿的,怎么了?这灰尘很正常吧,路上到处都是。
正常?苏然将鞋子递给小李,这些灰尘和张桂兰老人家里现场发现的灰尘成分完全一致,而老人小区只有3栋楼下的绿化带边缘才有这种混合草屑的积灰。你说你去楼下便利店买烟,你的出租屋楼下便利店门口是水泥地,根本没有这种灰尘。
林浩的额头开始冒冷汗,眼神慌乱地四处张望,嘴里还在辩解:那可能是我之前去别的地方沾到的,说不定是去张桂兰阿姨小区附近办事的时候……对,我前几天去过那附近,可能那时候沾到的。前几天?苏然追问,具体哪一天?去做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