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林朝羽洋洋洒洒,旁征博引。
他从科学角度剖析,又从政治层面展开论述,最后还站在战争的高度分析——真正的和平,首先需要具备扞卫和平的实力。
所谓“裤子比核子重要”,不过是鼠目寸光之见……
某些文人骨子里的自私、怯懦、短视与双标,在这篇文章中被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来。
一口气写完约莫五六千字,林朝羽将文章递给王志成:“明天,《大明报》头版头条。”
王志成接过一看,好家伙,竟写了这么多。
粗略扫过内容,他不由咋舌——林朝羽平日里温文尔雅,可真要骂起人来,字字锋利,不带半个脏字,却把金镛批得体无完肤。
末了,林朝羽还补上一句——
依我之见,金先生写写小说尚可,若论历史便显其浅薄,若谈科学与政治,则纯属贻笑大方了。
论骂人?
林朝羽可是从键盘侠那儿学了不少本事。
“一个字都不许改,直接发。
”林朝羽微微一笑,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
王志成应声道:“行!”
次日清晨
“金先生,您快看看!”
金镛刚踏进报社,一名职员匆匆递上一份报纸。
《大明报》
扫了一眼报头,金镛眉峰微蹙,继续往下读时,神情逐渐阴沉。
《论金某人之科学无知与政治浅薄》
这《大明报》,莫非是要公开宣战?
当他瞥见署名栏“林朝羽”三个字时,瞳孔骤然一缩。
此人竟亲自撰文抨击自己?
金镛的面色顿时铁青。
若换作旁人,金镛断不会多看一眼。
可这是林朝羽的笔墨。
他强压怒意逐行阅读。
啪!
报纸被狠狠掼在桌上,金镛胸口剧烈起伏。
林朝羽何等狂妄——
莫非在他眼中,自己只配伏案写小说?
指节捏得发白,金镛提笔蘸墨,誓要反击。
当初《大明报》创刊时,他不过嗤之以鼻,以为又是个拙劣模仿者。
岂料对方竟凭连载小说异军突起,逼得自己日更八千字求生。
明报创立两年有余,如今反倒像后来者——
谁让对方多占个“大”字?
更可恨的是,短短数月,《大明报》销量已碾压明报。
营销策略、分销手段,全然不在同一层面。
焦虑如蚁噬心。
眼下《明报》唯他独撑大局,而林朝羽麾下猛将如云。
为稳住销量,他被迫化身写作机器。
饶是如此,仍被《大明报》死死压制。
即便拆出《大明新闻报》,亦不过堪堪战平,实际仍处下风。
林朝羽的花招层出不穷:
读者投票、周末加更、互动赠礼……
桩桩件件,将读者捆得死紧。
积压多时的怒火此刻轰然爆发。
金镛振笔疾飞,墨迹淋漓,誓要将满腹愤懑尽数倾泻于纸上。
既然要战——
那便战个痛快!
林朝羽先生眼中似乎只有所谓的大局与核子,我却看不到半分仁爱之心,这与他创立青山医馆的初衷完全背离。
林先生,您口中的大局里,可曾有过普通百姓的尊严?
这番言论一出,舆论瞬间沸腾。
正如王志成此前对林朝羽所言,他亲自下场争论,确实引发轩然 。
堂堂青山集团董事长竟与一位小说家公开交锋,犹如雄狮与野犬相斗,无论胜负,丢脸的终究是狮子。
林朝羽此举,无异于自降身价。
输赢皆不体面!
这个道理,他自然清楚。
但这一次,他终究没能克制情绪。
不为别的,只为吐露心中郁结。
舆论持续发酵,《大公报》随即加入战局。
金镛的抨击刚见报,《大公报》便已跃跃欲试,不料林朝羽率先出击。
面对金镛的发难,《大公报》毫不犹豫力挺林朝羽:
林朝羽先生为香江建立普惠医疗体系,造福全港市民,请问金先生除几部武侠小说外,又有何建树?
金先生指责林先生漠视百姓,可曾反思自身是否真正尊重过香江民众的尊严?
字字诛心,句句见血。
连林朝羽都暗暗惊叹《大公报》这番凌厉攻势。
骂战过后,林朝羽并未穷追不舍。
毕竟集团掌舵人终日与文人笔战,终究不合身份。
舆论风向总体仍倾向林朝羽一方。
随后,《大公报》记者谭振洪对林朝羽进行专访。
初见这位年轻企业家,谭振洪难掩惊讶。
访谈聚焦于赤脚医生体系的构建细节,恰逢内地也在推行类似医疗改革。
原定1969年出版的医疗手册,因成效显着或将提前推广。
在我看来——林朝羽如是说。
林朝羽语气平和地说道:“医学不该搞得太过深奥。
对于基层的赤脚医生来说,他们不需要了解药物背后的原理,只需清楚哪种病症该用哪种药就够了。”
“将复杂的问题简化,而不是把简单的弄复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