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筒里传来低沉的回应:“我是沈弼。”
“老沈,深夜来电,出了什么事?”林朝羽沉声问道。
“大新闻!”
沈弼沉声道:“你手下的廖烈文偷偷把青山银行的机密资料卖给了桑达士,你觉得这事算不算大?”
“廖烈文!”
林朝羽眼神一冷:“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天。
”沈弼回答,“我也是刚知道消息。
阿羽,你得小心,汇丰银行的贷款快到期了,如果他们催债,再加上挤兑 ,你得提前准备。”
“现在有空吗?”林朝羽略一思索,“我们见一面。”
沈弼皱眉:“现在?好,哪里?”
“青山大厦,会客厅见。
”林朝羽说道。
沈弼点头:“行!”
青山大厦,会客厅内。
林朝羽赶到时,沈弼已经等了片刻。
一见林朝羽,沈弼立刻问道:“情况如何?”
林朝羽却轻松一笑:“别急,坐下慢慢谈。”
沈弼眉头紧锁。
他和林朝羽关系密切,利益交织。
林朝羽曾花大力气助他上位,而沈弼也在贷款上给予便利。
如今见林朝羽镇定自若,沈弼立刻反应过来:“你早就知道了?”
“不算早知道,只是一直防着廖烈文。
虽然不清楚他何时动手,但我确定他一定会行动。”
林朝羽笑了笑,话锋一转:“老沈,我有个提议。”
“什么提议?”沈弼疑惑。
“想不想当汇丰银行的总裁?”林朝羽微笑道。
沈弼一愣:“什么意思?”
“如果桑达士在任期间犯下大错,差点让银行蒙受巨大损失,你觉得他还能坐稳这个位置吗?”林朝羽看着他。
沈弼深吸一口气:“你的数据是假的?”
“我说过,我一直在提防廖烈文,他连青山银行的董事会都进不去,怎么可能拿到真实数据?”
林朝羽淡淡一笑:“现在,我需要你配合。
”
林朝羽直视沈弼,意味深长地笑道:“假设——仅仅是假设,汇丰银行遭遇挤兑,你觉得会怎样?”
沈弼微微皱眉:“你想要我提供汇丰银行的内部数据?”
“难道你不想坐上汇丰银行总裁的位置?”林朝羽神情从容,“只要解决桑达士,这个位子非你莫属。
如果还需要其他助力,资金方面你尽管开口,作为朋友,我自然希望你执掌汇丰。”
沈弼沉默片刻,不得不承认,林朝羽的提议确实令人心动。
——
6月17日
一则 性新闻突然席卷全城。
前青山银行总经理廖烈文公开指控,称青山银行储备资金早已见底。
他拿出一份详实的数据,揭露青山银行实则空壳运作——
其一,林朝羽成立同舟共济互助会后,青山银行向会员发放大量贷款,至今仍有巨额未收回;
其二,青山集团与置地集团的收购战中,林朝羽虽最终获胜,但耗资超八十亿港币,代价惨重;
其三,收购恒生银行更是掏空了青山银行最后的储备资金。
廖烈文断言:林朝羽已是强弩之末。
消息一出,金镛第一时间响应。
此前他质疑林朝羽资金链断裂遭群嘲,如今借廖烈文的数据高调反击:“我早说过!林朝羽的投资早已透支青山银行,他现在根本没钱!”
紧接着,汇丰银行突然发难,公开声明林朝羽拖欠其二十亿债务且还款期限临近。
怡和洋行的小亨利也加入围攻,痛斥林朝羽山穷水尽,称其唯有变卖资产才能填补储户窟窿。
一夜之间,林朝羽被推上风口浪尖,众矢之的。
人群中暗流涌动。
同舟共济互助会的一些成员此刻也坐立不安,犹豫是否该从青山银行取出存款。
然而,他们并未立即行动——一旦这么做,便意味着背叛林朝羽。
若因此被逐出互助会,未来的生意恐怕举步维艰。
尽管如此, 仍在蔓延。
青山银行遭遇挤兑,恒生银行也未能幸免。
这一局面令香江市民难以置信:不久前,林朝羽还信誓旦旦地宣称银行资金充足,怎么转眼间就陷入困境?
恐慌在发酵。
大雾山度假村,同舟共济互助会总部。
林朝羽如期召开茶话会。
尽管内部人心浮动,但会员们仍悉数到场——多年积累的威望让他们不得不来。
毕竟,即便没了银行,远东交易所的上市资格仍由林朝羽掌控。
廖烈文也被强制带到了现场。
他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出席。
他不信林朝羽敢对自己下狠手。
众人聚集度假村,低声议论纷纷。
没人能确定林朝羽能否化解这场挤兑危机。
虽说几年前陈友庆也曾试图挤垮青山银行,最终反被林朝羽击溃,但这次情况不同——幕后推手是廖烈文,青山银行的副总经理。
更关键的是,林朝羽今年动作频频,谁也不知道他是否已将银行资金耗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