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空间相当可观。
不过,由于大型货轮建造周期较长,一年的销量并不高。
即便如此,每年赚取十亿港币绝非难事。
扣除各项开支,净利润约八亿。
再减去税款,至少还能剩下六亿。
如此一来,每年分红一至两亿并非奢望。
照此推算,只需数年便可收回前期投入,之后便是纯利润。
像包玉刚这样以航运为主业的公司,若使用自家船只,每年还能节省至少一亿港币的成本。
怎么看,这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可偏偏这么好的机会,包玉刚却迟迟未能下定决心,始终未正面回应林朝羽的提议。
难道脑子出问题了?
还是进水了?
“包副会长,能否请教一下,当初您为何没有直接答应林会长的提议?”
“投资上亿港币,难道不该慎重考虑吗?不过经过此事,我个人已经决心投身造船业。
至于各位……”包玉刚思索片刻,继续道,“最好也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这样即便在商场上受挫,至少还有其他产业支撑,为升级和转型争取时间。”
“那我们是否也能与林先生合作呢?”
面对这一问题,包玉刚一时难以作答。
毕竟他不是林朝羽,无权替对方做决定。
但既然大家都有此意愿,想必林朝羽也会乐见其成。
即便最终未能合作,提供一些协助应该不成问题。
于是,他提议道:“我去帮各位询问一下。”
“何必劳烦包副会长?既然大家都有意向,不如直接邀请林会长前来商议。
当然,若能与林会长合作,我认为应以他为主导,这样能更快、更稳妥地推动转型。
各位意下如何?”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随后将目光投向包玉刚。
包玉刚见状,起身走向电话,拨通了林朝羽办公室的号码。
电话接通后,对方将方才商议的内容详细转述了一遍。
林朝羽听完,沉吟片刻才开口道:等我处理完手头的事务,中午前后会过去,你们可以先拟定一个初步的合作方案。
好的......
直到午后,林朝羽才姗姗来迟。
虽贵为会长,他仍满面歉意地向众人致歉:实在抱歉,公务缠身,现在才得空前来,还请诸位见谅。
林会长太客气了,是我们冒昧打扰。
您能莅临,已是我们的莫 幸。
正是如此,林会长百忙中抽空亲临,我们深感荣幸,您快请坐......
包玉刚亲自起身相迎,笑容可掬地说道:来来来,林老弟快请上座!
待林朝羽落座后,众人正欲开口,不料包玉刚突然抬手自掴一掌:林会长,先前您提议合作建船厂时,我犹豫不决。
甚至反复思量后还想回绝。
后来见您未再提及,以为此事作罢。
但青山电视事件让我深刻明白,绝不能受制于人。
现在,您还愿意带我共建船厂吗?
关于船厂......
林朝羽沉吟道:我此前赴大陆考察,当地高层表示愿意合作,但只能提供土地和人员,另加六百万港币资金。
不过他们要求控股35%,且我们若要转让股份,必须优先出让给他们。
这样的条件,你能接受吗?
包玉刚并未直接作答,反问道:林会长认为这样的合作模式对我们是否有利?
自然有影响。
林朝羽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包玉刚:前期资金压力会很大。
虽然经营权在我们手中,但财务需由大陆监管。
包兄,如此境况下,你仍要坚持吗?
必须做!无论如何都要建自己的船厂。
若资金短缺,我就抵押船只,变卖房产也在所不惜。
绝不能再让小日本卡脖子。
实业报国我们没赶上好时候也就罢了,如今岂能再任人摆布?林会长,这次我包玉刚跟定你了!
这番慷慨陈词,不知情者还以为包玉刚同样遭受过断供之辱。
可他确实未曾经历。
林朝羽略带惊讶地望着他,既然对方愿意合作,这件事倒是可以尽快推进了。
船厂的建设对他而言同样有利可图,尤其是在豪华游轮领域。
目前英国的船厂受限于规模和条件,只能建造小型豪华游轮,而容纳数千人的大型游轮则无能为力。
因此,必须新建船厂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况且,豪华游轮的利润极为可观,成本仅占售价的三分之一左右。
按照前世的发展轨迹,这一行业将在八十年代迎来爆发,而眼下距离那个黄金时期正好还有十年。
如果他们能提前掌握核心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必定能抢占市场先机。
“具体的合作细节,可以到我公司详谈。
”林朝羽说完,又看向其他人,“听包兄说,各位都有意走自主研发的道路?”
众人纷纷点头。
林朝羽沉吟片刻,道:“其实,以各位的产业规模,大部分集中在轻工业领域,未必需要执着于自主研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