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崖之风,凛冽如刀,刮过陈玄汗湿的额角,带来一阵刺骨的寒意,却也让他因激动而发热的头脑冷静了几分。
他伏在冰凉的岩石之后,目光如鹰隼般仔细扫视着下方那片被白色雾气笼罩的巨大山谷。谷口地势险要,乱石嶙峋,形成天然的屏障。那终年不散的浓雾如同活物,缓缓流动、翻涌,将谷内的一切都掩盖在神秘莫测之后,只隐约可见靠近谷口的一些扭曲虬结的黑色枯木,像是守卫幽冥入口的狰狞卫士。
父亲陈啸天那潦草笔记上的警告——“煞气……险……勿近”——以及那巨大的叉号,如同血色的烙印,再次浮现在他脑海。而怀中那块黑色金纹石,此刻传来的温热感稳定而清晰,持续不断地指向雾气深处,那高耸崖壁上的巨大裂缝,仿佛在无声地催促他前行。
诱惑与危机,在此刻达到了极致的平衡。
陈玄没有贸然行动。他强压下立刻闯入谷中探寻的冲动,仔细回忆着父亲笔记中所有关于应对险地、毒障的记载。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绝对的谨慎。父亲淬体境圆满的修为都栽在这里,他一个中期,任何疏忽都是万劫不复。
他仔细观察着那白色的雾气。发现这雾气并非完全均匀,在某些时刻,靠近谷底的方向,雾气会隐约泛起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灰绿色,同时,谷口那些狰狞的枯木,其朝向谷内的枝干也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焦黑腐蚀状。
“毒瘴!”陈玄心中一凛。父亲笔记中提到过,某些天地灵气异常或是有特殊矿物、灵植生长的区域,会自然孕育出含有剧毒的瘴气,无色无味者最为致命,而这种带颜色的,虽然同样危险,但至少给了人预警。
看这迹象,谷中的白雾恐怕大半都是蕴含剧毒的瘴气,而且其浓度和毒性可能还会随着时间、天气发生变化。那偶尔泛起的灰绿色,或许是毒性最强的时刻。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正迅速西沉,黑暗如同巨幕般从东方的山峦拉上。夜晚的山林气温会急剧下降,气流变化可能会影响瘴气的分布。
“不能晚上进去,视线太差,对瘴气变化也难以观察。”陈玄迅速做出判断,“也不能白天贸然进入,需要找到瘴气相对稀薄的时机。”
他决定就在这处断崖上过夜,一方面恢复连日奔波的疲惫和伤势,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观察。他需要找出这谷中毒瘴变化的规律。
他退回断崖上方,找到一处更深、更隐蔽的石缝,大小刚好能容纳他蜷缩其中。他收集了一些干苔藓铺在身下隔绝寒气,又取出最后一点干粮,就着冷水慢慢咀嚼,补充体力。
夜色彻底笼罩大地,山谷的方向陷入一片死寂的黑暗,只有那浓雾在微弱的星光照耀下,呈现出一种冰冷的灰白色,如同巨大的亡灵旋涡,缓缓转动。
一夜无话。陈玄几乎没怎么合眼,大部分时间都睁着眼睛,警惕地注视着山谷方向,耳朵捕捉着任何可能从谷中传来的异响。但除了风声,什么都没有,那山谷仿佛能吞噬一切声音。
期间,他怀中的金纹石又轻微发热了数次,每次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指向始终未变。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陈玄便立刻回到断崖边的观察点。
晨光熹微,山谷中的白雾似乎比夜晚更加浓郁了一些,缓缓向上蒸腾。他屏息凝神,仔细观察着。大约在日出后一个时辰左右,当阳光开始勉强照射到谷口时,他注意到,那翻涌的白雾边缘,灰绿色的异样明显加深了,持续了约莫小半个时辰,才又慢慢恢复成单纯的乳白色。
“日出后一个时辰左右,是毒瘴毒性较强的时候。”陈玄默默记下。
整个白天,他都没有离开断崖附近。一边运转功法恢复,一边耐心地观察记录。他发现,正午时分,阳光最烈的时候,谷中的雾气似乎被蒸腾得向上抬升了一些,谷口区域的雾气变得相对稀薄,那灰绿色也几乎看不到。而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时,随着气温下降,雾气又开始下沉凝聚,灰绿色再次隐约浮现。
“正午……或许是进入的最佳时机。”他心中初步有了计划。
但还有一个问题:如何抵御毒瘴?即便相对稀薄,那也是能要人命的东西。父亲笔记中倒是提到过几种解毒丹和避瘴符,但他根本没有。寻常湿布蒙面,对付这种程度的毒瘴,效果恐怕有限。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怀中那块石头上。这东西似乎对天地灵粹和能量异常敏感,那它……对毒瘴是否会有反应?
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第二天正午,根据前一天的观察,此时应是谷口瘴气最稀薄的时候。陈玄深吸一口气,用一块浸湿的布蒙住口鼻(尽管他知道这可能用处不大),手中紧握着那柄卷刃的猎刀,小心翼翼地开始从断崖一侧,寻找路径向下攀爬,接近谷口。
越是靠近谷口,空气中那股淡淡的、难以言喻的腥甜气息越发明显,让人头脑微微发晕。怀中的金纹石依旧散发着稳定的温热,并未因靠近毒瘴而有异常变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