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汉但凡是个读过书的人,都曾扪心自问过这样的问题:
这天下怎么就成了这个鸟样!?
是啊,大汉怎么变成了这样......
皇帝们以为只要一直的推行新政,对外御敌就能好了。
于是皇帝为了各自的春秋大计、为了自己的青史传名,为了独揽乾坤的大权连年鞭笞天下。
公卿们以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必须我来才行,党争伐异,勾心斗角的争权夺利更是连绵不休。
读书人们也都以为,忍一忍就好了,熬一熬就过去了。
经书里的盛世等一等就到了。
公事堂里的众人幡然醒悟,这世道......仿佛从世祖.....不不不,从成帝始就已经这样了。
如此反复了两百多年,大汉子民的嚎哭有谁人在意?
秦末的大泽乡起义,天下人被蹂躏的麻木,变成了没有感情的机器,陈胜的口号带领小民扛起犁耙朝着王侯将相挥斩。
大汉认为,这是秦法的错误,这是秦晋法家的苛刻,这是肉食者不知休养的原因......
对于黄巾之乱的起因,中平年间以来已经有大多的大儒名士的看法了。
可是,众人观看了天幕里后世人的视角下的黄巾起义后,他们发现了盲点。
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持续在这片土地上几百年了!
“哎!”刘备想张口说上几句话,情绪压抑下还是难言开口。
堂中如诸葛亮、庞统等文士,这会沉默不语,心底却都在不约而同的进行思考。
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到时候他们面临问题诞生的困境时,该如何去解决呢?
到了天幕视频的最后,刘备居然在上面看到了自己的形象。
青年刘备向兴汉这个小娃娃行礼的时候,他居然没有感到不适。
“将百姓当成人看?原来救天下的道理这么简单吗?”
刘备喃喃自语,他向来是意志坚定之人,这番感叹让他受益良多。
其实,老刘之前是想学世祖皇帝的,取得世家豪强的帮扶。
奈何他有意去依赖世族,人家颍川、山东等等世族压根看不上他......
“这么看来,我再兴汉室比司马晋之立强多了吧?”
......
唐朝
甘露殿上的群臣默然不语,软榻上的李世民若有所思的摸着下巴。
房玄龄的眼睛落在了群臣的身上,又落在了皇帝的身上,最后瞅了眼魏征后内心叹了一口气。
黄巾之祸,说白了不也是豪强之祸吗?
当年的世家大族,现在依旧在大唐如日中天。
清河崔、博陵崔、颍川陈......从那时候就传承至今的家族,经历四五百年的乱世而不倒,其中土地财富几千年怕是都花不完。
“哈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
就在群臣束手无言时,殿中突然响起了李世民的笑声。
他本就是出身陇西豪门,自然知晓豪强的利害,也更知晓这群人对官府的态度,对百姓的利弊。
当初打天下时,只觉四方豪强不过尔尔,如今治天下后,盘踞地方的豪族竟然也成了他的头等大难。
黄巾之祸,在史书上看来就是民乱,是贼祸。
他登上了皇帝座后,对某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虽然依旧会把黄巾定义为史书的那样,可导致黄巾祸的根源,李世民同样恨得牙痒痒。
前不久交代高士廉那家伙办的事,更是让他动了肝火!
他气的饭都吃不下去。
好家伙!
你崔氏居然排我李氏前面,这大唐到底是姓崔还是姓李?
密码的世家!
俺李二与张角同恨!
群臣在殿中畏首畏尾的默然不语,李二可不管他们的态度,自语的说道:
“皇权,地方权......中央强则国强,地方强则国乱。”
“哎!张角倒是个.......嗯,民如水,君如舟啊!”
“倒是那些豪族,口口声声的耕读传家,居然连百姓的口粮都不余下,岂不是太可恶了?”
咎由自取,该!
被小民打大逼兜,爽!
李世民心里盘算着大唐的那些世家大族,不由得一惊,其中长者居然比他李氏还要悠久。
呵!
更像眼中刺了!
“你们说,这群豪族是不是比王朝还要悠久啊?”
“朕这个皇帝当的,好像是人家家里的长工一般!”
李二的话太诛心了,房玄龄杜如晦这俩人其实是很想开口的,他们身为二凤的亲臣,可身份上却是一个清河房氏,一个京兆杜氏,怎么讲话?
陛下连带着把他们也骂了。
房杜只觉得委屈。
至于说头铁的魏征,这老小儿虽然名望不高,算是个寒门庶士,可人家一门心思往高门攀附,儿子娶得都是一等一名望家的嫡女,他更不会开口了。
到了最后,只有长孙无忌朗笑一声,道:
“大家,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
“何必以长工自贬?”
“您是至尊的天可汗,什么世家豪强在大唐也只能匍匐在您的脚下啊!”
李世民脸色好了些,心底依旧哼唧唧的。
到头来,能说宽心话的,也就辅机这个大舅哥了。
哎!
不过,看着满朝的这群世家子吃瘪,看到他们的祖宗被黄巾吊起来抽,朕的心底咋就这么爽呢?!
喜欢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