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峤评论说: 班固叙述史事,不偏激诡辩,不贬抑不拔高,丰富而不杂乱,详尽而有体例,使读者孜孜不倦,他确实能成名啊!班固讥讽司马迁评判是非多有悖于圣人标准,然而他自己的议论,常常排斥为节操而死,否定正直的行为,而不叙述杀身成仁的行为之美,这是轻视仁义、鄙贱守节到了极点!
当初,窦宪娶妻时,天下各郡国都送礼庆贺。汉中郡也应当派官吏前去,户曹(掌管民户的官吏)李合劝谏太守说:“窦将军是皇太后的亲属,不修养德行礼仪却专权骄横恣肆,危亡之祸,抬脚就能等到;希望府君一心效忠王室,不要与他来往。”太守坚持要派人去,李合不能阻止,便请求自己前往,太守同意了。李合于是沿途滞留以观察形势变化,走到扶风郡时,窦宪已返回封国。凡是与窦氏交往的人都获罪免官,唯独汉中太守没有受到牵连。和帝赏赐清河王刘庆奴婢、车马、钱帛、珍宝,装满他的府第。刘庆有时身体不适,和帝早晚派人探问,送去饮食药物,关怀备至。刘庆也小心谨慎,恭敬孝顺,因自己是被废黜太子的儿子,尤其畏惧行事,谨慎守法,所以能保全恩宠和俸禄。
和帝任命袁安的儿子袁赏为郎官,任隗的儿子任屯为步兵校尉。郑众升任大长秋(皇后宫总管)。和帝论功行赏,郑众总是推辞多受少,和帝因此认为他贤能,经常与他商议政事。宦官掌权从此开始。
秋季,七月己丑日,太尉宋由因是窦氏党羽,被颁策罢免,自杀。
八月辛亥日,司空任隗去世。
八月癸丑日,任命大司农尹睦为太尉。太傅邓彪因年老多病请求辞去主管尚书事务的职务,和帝下诏允许,命尹睦代替邓彪主管尚书事务。
冬季,十月己亥日,任命宗正刘方为司空。
武陵郡、零陵郡、澧中地区的蛮人反叛。
护羌校尉邓训去世,官吏、百姓以及羌人、胡人,从早到晚前往吊唁的每天有数千人。羌人、胡人有的用刀划破自己的脸,又宰杀他们的狗、马、牛、羊,说:“邓使君已死,我们也一起去死吧!”邓训先前担任乌桓校尉时的官吏士卒,都奔走于道路,以致城中空无一人;官吏逮捕他们,他们不听。官吏将情况报告校尉徐傿,徐傿叹息说:“这是为了义气啊!”便释放了他们。于是家家为邓训建立祠堂,每当有人生病,就向邓训的神像祈祷求福。蜀郡太守聂尚接替邓训担任护羌校尉,想用恩德安抚羌人各部,便派翻译使者招抚迷唐,让他返回大、小榆谷居住。迷唐回来后,派他的祖母卑缺拜见聂尚,聂尚亲自将卑缺送到边塞,为她设宴饯行,命令翻译田汜等五人护送她到羌人部落。迷唐于是反叛,联合各部族一同将田汜等人残酷肢解,用鲜血盟誓,再次侵犯金城边塞。聂尚因此获罪免官。
永元五年(癸巳,公元93年)
春季,正月乙亥日,在明堂举行祭祀大典,登上灵台(天文台),大赦天下。
正月戊子日,千乘贞王刘伉去世。
正月辛卯日,封皇弟刘万岁为广宗王。
二月甲寅日(原文误作正月甲寅,据干支推应为二月),太傅邓彪去世。
二月戊午日,陇西郡发生地震。
夏季,四月壬子日,册封阜陵殇王刘冲的哥哥刘鲂为阜陵王。
九月辛酉日,广宗殇王刘万岁去世,没有儿子,封国撤除。
当初,窦宪拥立於除鞬为北单于后,计划辅佐他返回北单于王庭。适逢窦宪被诛杀,计划中止。於除鞬自行叛变返回北方。和帝下诏派遣将兵长史王辅率领一千多骑兵与任尚共同追击讨伐,斩杀於除鞬,消灭了他的部众。耿夔击破北匈奴时,鲜卑人趁机迁徙占据了匈奴故地。北匈奴余部留下来的还有十多万个部落,都自称鲜卑人;鲜卑从此逐渐强盛起来。
冬季,十月辛未日,太尉尹睦去世。十一月乙丑日,任命太仆张酺为太尉。张酺与尚书张敏等人上奏:“射声校尉曹褒擅自制定汉朝礼仪,扰乱圣人之道,应处以刑罚诛杀。”奏章共上呈五次。和帝知道张酺拘泥于传统学问,不通权变,虽然搁置了他的奏章,但曹褒制定的汉朝礼仪最终未能施行。
这一年,武陵郡的军队击败叛乱的蛮人,迫使他们投降。
梁王刘畅与随从官员卞忌祭祀求福,卞忌等人谄媚说:“神灵说大王您应当做天子。”刘畅与他们互相应答,被有关官员检举,请求征召刘畅到诏狱。和帝没有批准,只削去梁国的成武、单父两个县。刘畅惭愧恐惧,上书深切自责说:“臣天性狂妄愚昧,不知防备禁忌,自陷死罪,本应受到公开处决。陛下圣德,枉法宽恕臣,横加赦免,为臣蒙受污名。臣知道如此大的赦免不可能再得,发誓约束自身和妻子儿女,不敢再行为失度,不敢再有任何额外花费,封国的租税收入若有盈余,请求裁减,只保留食睢阳、谷熟、虞、蒙、宁陵五县的租税,其余四县的食邑归还朝廷。臣有三十七个小妾,其中没有子女的,愿遣返娘家。臣自己挑选谨慎守法的奴婢二百人,其余所受的虎贲卫士、官骑卫士以及各种工匠、乐队、奴仆、奴婢、兵器、弩弓、厩马,都上缴归还所属官署。臣作为陛下的骨肉近亲,扰乱圣王的教化,玷污清明的世风,既然得以活命,实在无颜再带着凶恶的名声居住于大宫殿,享受大国的食邑,设置官属,收藏物品。恳请陛下开恩准许。”和帝下诏褒奖,未批准他的请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