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翠秀泣不成声:“福伯大恩,翠秀今生无以为报,来世做牛做马...”
胡福摆摆手,气息微弱地说:“莫说这些...只盼伦儿长大后,能记得曾经有个老管家...照看过他们母子...”言毕,溘然长逝。
涂翠秀悲痛欲绝,用胡福留下的钱妥善安排了后事。此后,她独自带着幼子,在城西小院艰难度日。
为养活母子二人,涂翠秀日夜不停地为人缝补浆洗。寒冬里,她的双手冻得红肿开裂;炎夏中,她在闷热的屋内一坐就是一整天。街坊邻里见其可怜,时常接济些米面杂粮,她总是感激收下,却从不主动求乞。
涂伦三岁时,一日见母亲对着一件破损严重的衣裳发愁,便摇摇晃晃地端来一碗水:“娘,喝水。”
涂翠秀接过碗,看着儿子稚嫩的小脸,忽然泪如雨下。小涂伦忙用小手为母亲拭泪:“娘不哭,伦儿乖。”
涂翠秀将儿子搂入怀中,哽咽道:“伦儿,娘不哭。娘有伦儿,再苦也值得。”
尽管生活艰难,涂翠秀从未放松对涂伦的教导。她将胡福院中的一小块空地开垦出来,种上蔬菜,让涂伦在一旁帮忙,教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道理;她将邻居送来的旧书页整理好,一字一句教涂伦认字读书。
“伦儿,人穷志不可短。咱们虽贫寒,却要活得有骨气。”涂翠秀常对儿子说,“日后若有能力,定要报答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也要帮助那些如我们一般困苦的人。”
小涂伦似懂非懂地点头,将母亲的教诲牢记心中。
涂伦六岁那年,眼见邻家孩童都去蒙堂读书,眼中不禁流露出羡慕之色。涂翠秀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连夜多接了几件缝补的活计,熬了三个通宵,终于凑足了蒙堂的束修。
次日清晨,涂翠秀将涂伦叫到跟前,为他换上一件虽旧却整洁的衣裳:“伦儿,今日娘送你去蒙堂读书。”
涂伦惊喜地睁大眼睛:“真的吗?娘,咱们有钱交束修吗?”
涂翠秀微笑着抚摸儿子的头:“这个你不必操心。到了蒙堂要好生听先生的话,用心读书,莫要辜负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蒙堂的老秀才见涂伦聪颖好学,倒是十分喜爱。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因涂翠秀实在无力继续支付束修,涂伦不得不辍学。
回家的路上,小涂伦低着头,默默不语。涂翠秀心中酸楚,轻声道:“伦儿,是娘没用...”
涂伦突然抬头,眼中虽含泪花,却强扯出一个笑容:“娘不要这么说。儿已经识得许多字了,以后可以自学。娘不要太辛苦,儿长大了,可以帮娘干活了。”
涂翠秀闻言,再也忍不住,蹲下身将儿子紧紧抱在怀中,泪水浸湿了孩子的肩头。
就这样,涂伦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渐渐长大。虽无缘继续学业,却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善良坚韧的品格,从艰难生活中学会了勤劳与担当。
转眼涂伦已满十三岁,长成了半大小子。这日,涂翠秀把儿子叫到跟前,神色严肃:“伦儿,你已年满十三,该出去谋个生计了。娘听说陈记货栈的陈洪掌柜为人仁厚,娘想带你去试试,若能做个伙计,也好补贴家用。”
涂伦郑重地点头:“娘放心,儿一定勤快做事,不叫娘失望。”
次日一早,母子二人收拾整齐,前往陈记货栈。此时谁也不知,这将开启涂伦怎样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旅程。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www.2yq.org)中国古代奇闻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