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秘境,与演武场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藤蔓缠绕如虬龙,仅有点点光斑透过浓密枝叶洒落,在地面厚厚的腐叶上投下摇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瘴气,远处不时传来不知名野兽的低吼,更添几分原始与危险。
方晓踏入秘境,并未像大多数弟子那般急切地冲向深处,而是第一时间收敛气息,背靠一棵需数人合抱的古树,静静感知。他回想起师父的教诲——“入险地,先静其心,感其势,明其路”。
体内《太极蕴道篇》悄然运转,他的灵觉如同水银泻地,向四周蔓延。能清晰地感知到,左前方百米外,两名螳螂拳弟子正为争夺一面挂于树梢的令旗而拳来脚往,劲风呼啸;右后方,一股炽热刚猛的气血之力正快速移动,应是西域金刚门的人;更远处,更多紊乱的气息交织碰撞,显然战斗已四处开花。
“十面令旗,分布未知,盲目乱闯,徒耗气力。”方晓心中明悟。他选定一个气息相对稀疏,但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方向,身形一动,便如灵猫般悄无声息地掠去。他的步伐并非直线,而是循着一种玄妙的弧线,正是太极身法中的“如封似闭,沾粘连随”,不仅速度极快,更能借林木地势掩藏身形,避开绝大多数不必要的冲突。
几名正在附近搜索的小派弟子,只觉眼前一花,似乎有道影子掠过,凝神看去时,却只有枝叶轻摇,仿佛只是山风吹过。
方晓潜行至一处怪石嶙峋的区域,恰好目睹了一场三方混战。一面玄铁令旗插在石林中央的最高处,下方,一名八极门弟子正与一名形意门弟子斗得难分难解,而另一名嵩阳派弟子则隐在一旁,显然想坐收渔利。
八极门弟子刚猛,形意门弟子灵巧,两人招式狠辣,气劲碰撞,碎石飞溅。眼看八极门弟子一记“贴山靠”将形意门弟子震退数步,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那嵩阳派弟子眼中精光一闪,长剑出鞘,如毒蛇般刺向八极门弟子肋下空门!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身影比他更快!
方晓动了!他并未直接冲向令旗,而是脚踏八卦步,身形如游龙,切入战团边缘。在嵩阳派弟子长剑即将及身的瞬间,他看似无意地用手臂在那八极门弟子背心轻轻一引一带。
“咦?”
那八极门弟子只觉得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道传来,身体不由自主地旋转了半圈,恰好用厚实的肩背挡住了嵩阳派弟子志在必得的一剑!
“铛!”金铁交鸣,嵩阳派弟子被反震之力震得手臂发麻,满脸错愕。
而方晓则借着这一带之力,身形如柳絮飘起,脚尖在旁边的石柱上轻轻一点,人已如大鹏般扶摇直上,轻飘飘地落在了最高处,伸手便将那面玄铁令旗拔起,纳入怀中。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下方三人甚至还没完全反应过来,方晓已得手落地,对着三人抱拳一礼:“承让。”随即身形一晃,再次融入石林阴影之中,消失不见。
那八极门弟子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对着方晓消失的方向感激地拱了拱手。形意门弟子面色复杂,而那名嵩阳派弟子则脸色铁青,气得几乎吐血,他精心准备的偷袭,竟为他人做了嫁衣!
方晓凭借灵活身法和敏锐灵觉,又避开几处争斗,来到一片雾气氤氲的沼泽地。这里环境险恶,但也可能隐藏着令旗。他小心翼翼前行,忽然灵觉一动,感知到前方雾气中有一股强横且带着阴冷的气息锁定了他。
雾气分开,走出的正是西域金刚门那名为首的壮汉,他狞笑着看着方晓,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小子,身法不错。把身上的令旗交出来,免得受皮肉之苦!”
方晓心中一凛,此人气血如烘炉,给他的压力远胜之前遇到的任何对手。他深吸一口气,摆出太极起手式,沉声道:“想要,自己来取。”
“找死!”壮汉怒吼一声,也不见如何作势,整个人如同蛮牛般冲撞过来,蒲扇般的大手带着恶风抓向方晓头颅,正是金刚门绝技“大力金刚爪”,刚猛无俦,似乎要将空气都抓裂。
方晓不敢硬接,脚下弧线滑动,施展“云手”,双臂圆转,如同推磨,迎向那凌厉一爪。接触的瞬间,他并不对抗,而是顺着对方的力量方向轻轻一引,同时身体微侧。
壮汉只觉得一股强大的抓力如同泥牛入海,非但没有抓住对方,反而被带得向前踉跄了一步。他心中一惊,变招极快,另一只手握拳,直捣方晓胸口,拳风呼啸,隐有风雷之声。
方晓气息沉入丹田,双手画圆,一式“揽雀尾”轻拂而出,搭在对方手腕之上,一捋一按,将那狂暴的拳劲引向身侧空地。
“轰!”拳风将地面炸开一个小坑,泥水四溅。
壮汉连续两击落空,还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不由得勃然大怒,攻势更猛,拳、爪、肘、膝,如狂风暴雨般攻向方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