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医馆的运转,已如同精密的钟表,在林芷琪的主持下,于宁静中蕴含着强大的生机。青江畔的这座小院,不仅治愈着身体的沉疴,也仿佛一个无形的枢纽,维系着一张日益庞大的人情与信息网络。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一辆挂着特殊牌照的黑色轿车悄然停在医馆不远处。苏沐晴并未下车,只是摇下车窗,目光柔和地望向那扇已然开启的乌木门。她今日身着便装,眉宇间却依旧带着一丝属于龙组军官的干练。看到林芷琪正在前厅熟练地安排着预约病人的次序,方晓在院中沉稳练拳,何影姿则在药圃边细心辨识着草药,她嘴角微勾,露出一丝安心的神色。
她此行并非公务,更多是出于私人的关切。张三丰建立医馆,树大招风,虽前番试探皆被其巧妙化解,但苏沐晴深知暗处的目光从未远离。她定期会以这种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前来,既是为了确认此地的安宁,也是为了……能远远地看他一眼。那份在月下昆仑之行中悄然滋长的心意,在日常的牵挂中愈发沉淀。她并未停留太久,片刻后,车辆无声驶离,融入了清晨的车流。
医馆内,张三丰正于一隅静室中品读林婉晴昨日遣人送来的一份资料。那是她结合古籍与卫星遥感,对川北某处可能与古祭祀遗址有关的地形所做的初步分析图,笔触精细,推论严谨,显是花费了不少心血。张三丰微微颔首,婉晴于文史考据上的天赋与专注,总能为他提供独特的视角与线索。他指尖在图纸上某处标记着异常能量反应的区域轻轻一点,神识微动,已将其记下,留待日后印证。
巳时刚过,墨老爷子熟悉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医馆门口。与往常不同,他今日手中多了一个尺许长的紫檀木匣,神色间带着几分显而易见的郑重与期待。
“周先生,叨扰了。”墨老被林芷琪引入后院茶室,见到在此等候的张三丰,拱手笑道。
“墨老何时变得如此客套,快请坐。”张三丰起身相迎,亲自为其斟上一杯热茶,态度一如既往的平和。两人这番忘年之交,始于古玩街的惺惺相惜,历经多次品鉴交流,早已无需过多虚礼。
寒暄几句后,墨老将手中的紫檀木匣小心地放在茶桌上,轻轻推开盒盖。里面并非器物,而是几份装帧精美的请柬和一套高清照片。
“周先生,老夫此次前来,是有一桩要事相邀。”墨老神色一正,指着请柬说道,“三日后,在‘琅琊阁’有一场私人鉴赏会,发起人是几位退隐多年、藏品堪称国宝级的老先生。规格极高,参与者不过十人,皆是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且口风极严之人。”他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据可靠消息,此次有几件压轴的器物,颇为特殊,并非寻常古玩。”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张照片,递给张三丰。照片上是一块色泽沉暗、布满奇异螺旋纹路的金属碎片,边缘有熔蚀痕迹,不似任何已知的古代工艺。
“此物,据说伴一颗陨星而降,年代不可考。几位接触过的老友,皆言其触手冰寒,久视则有心神恍惚之感,绝非普通陨铁。”墨老语气凝重。
他又指向另一张照片,那是一枚半截玉琮,玉质温润,却隐隐透着一股血沁之色,琮身雕刻的兽面纹路竟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凶煞之气。
“这半截玉琮,出自一座规格极高却无史可考的战国古墓,同出的器物皆带有类似的血煞之气,考古队当时……还出了些怪事。”
最后,他拿起第三张,也是最让张三丰目光微凝的一张。那是一页残缺的、不知以何种兽皮鞣制而成的古籍,上面以某种暗红色的颜料绘制着复杂的、仿佛星图又似阵法的图案,旁边配有数个极其古老的云篆。
“此物最为神秘,是墨家一位老友祖传之物,据说是与鲁班书一同发现的残页。上面的图案,我等研究了半辈子,也只能认出零星几个与上古阵法相关的符号,其核心奥义,完全无法理解。而且……”墨老深吸一口气,“所有尝试临摹此图的人,都会莫名感到精神疲惫,甚至……出现幻觉。”
就在墨老向张三丰展示那神秘古籍残页照片的同时,基地之内,也正进行着与此隐隐相关的探讨。
秦雪的实验室内,她正与刚刚结束一轮阵法推演、跑来寻求“科学解释”的赵启明讨论着。
“秦雪姐,你说师父布置的那个‘聚灵清心阵’,原理到底是什么?我尝试用流体力学和能量场叠加模型去模拟,总是差了点意思。”赵启明顶着一头乱发,眼神却充满求知欲。
秦雪调出一组复杂的数据流,指着其中几个波峰说道:“根据我之前的监测,阵法激活时,特定区域的微观粒子震动频率会趋向一致,形成一种‘协同共振’。这或许类似于……嗯,一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生物场域或者说信息场。至于那古籍上的阵法……”她顿了顿,想起了之前周辰让她分析过的一些古老符文,“其结构复杂度远超聚灵阵,可能涉及更高维度的能量操作,现有的模型确实难以承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