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 493 年),建康宫城的太极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帷帐中奄奄一息的帝王。齐武帝萧赜握着西昌侯萧鸾的手,气息微弱地留下遗诏,命其担任侍中和尚书令,辅佐皇太孙萧昭业登基。彼时的南朝齐,正处于 “永明之治” 的余辉中,却不知一场权力的暗涌已在宫墙深处悄然酝酿。遗诏宣读那日,文武百官于太极前殿肃立,年仅二十岁的萧昭业身着赭黄朝服,在萧鸾的搀扶下接受百官朝贺,而站在列卿班首的萧鸾,目光深沉地扫过殿内明暗交错的角落,仿佛已预见未来的风雨。
隆昌初年(公元 494 年)的春天,建康城细雨连绵。萧鸾以骠骑大将军之职辅政,在尚书省处理政务时,常听闻关于萧衍的种种传闻 —— 这位出身兰陵萧氏的青年才俊,不仅在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中以文才闻名,更曾在荆州刺史任上展现出过人的军事谋略。一日,萧鸾在中书省召见萧衍,见其眉宇间英气勃发,谈论时政时条分缕析,遂下定决心起用。数日后,任命文书送达萧衍府邸:“宁朔将军萧衍,着即镇守寿春,都督南兖、徐二州军事。” 寿春作为江淮重镇,向来是南北对峙的前沿,萧鸾此举,既是对萧衍能力的认可,亦暗含将其作为羽翼培养的深意。
同年盛夏,齐武帝的丧期已满,萧衍从寿春返回建康述职。他凭借在边镇整饬防务、安抚流民的实绩,先是升任太子庶子,负责东宫文书事务,不久又迁任给事黄门侍郎,得以出入禁中,在台省轮值。此时的宫廷早已不复永明年间的安定 —— 新帝萧昭业沉湎酒色,常与宠臣在华林园设 “市集” 嬉戏,甚至将国库珍宝随意赏赐给幸臣。一日深夜,萧衍在台省值夜,听闻宫城内丝竹之声不绝,不禁望着南宫方向叹息。恰在此时,萧鸾的亲信悄然来到值房,递上一封密信,信中只有 “后堂议事” 四字。
萧衍踏入萧鸾府邸的后堂时,烛火下的萧鸾面色凝重。“叔达可知,今上所作所为,已非亡国之兆,实乃亡国之实。” 萧鸾指节叩击着案几,“太祖高皇帝开创的基业,岂能毁于竖子之手?” 萧衍想起父亲萧顺之当年为齐武帝南征北战,却因功高遭忌,最终郁郁而终的往事,心中积郁的愤懑瞬间翻涌。他曾在父亲灵前立誓,若有机会定要为家族雪耻,此刻见萧鸾有废立之心,当即长揖到地:“西昌侯若有决断,衍虽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两人密谈至五更,窗外已现鱼肚白,一份关于废黜萧昭业的计划,在烛泪与茶烟中逐渐成形。
同年七月的一个清晨,萧鸾以 “入宫侍疾” 为名,率禁卫军冲入萧昭业居住的西斋。彼时萧昭业正与宠姬霍氏宴饮,听闻变故,仓皇中欲越墙而逃,却被禁军统领一刀砍中脚踝,拖至含德殿前处决。萧鸾随即迎立年仅十五岁的新安王萧昭文为帝,改元延兴。然而这场权力更迭并未平息暗流,萧衍在萧鸾授意下,连日清查萧昭业党羽,将朝中反对势力逐一剪除。十月初十的清晨,建康城笼罩在薄雾中,萧鸾身着甲胄,率领甲士闯入萧昭文的寝宫。当这位傀儡皇帝颤抖着问 “朕何罪” 时,萧鸾只冷冷道:“太祖高皇帝之子,岂容庸碌者窃居大位?” 随即命人宣读废帝诏书,改元建武,自立为帝,是为齐明帝。
登基大典那日,萧衍作为佐命元勋,站在百官前列。当齐明帝宣布 “萧衍以定策功,封建阳县男,食邑三百户” 时,朝阳正穿过太极殿的朱漆大门,将他的身影拉长在丹陛之上。他低头望着腰间新赐的银印青绶,耳畔回响着山呼海啸般的 “万岁” 声,心中清楚,这不仅是家族荣耀的昭雪,更是自己在南朝政治舞台上崛起的开端。从此,建阳县男萧衍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南齐的朝堂文书之中,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奇葩皇帝合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