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老宅的花园里架起了一台专业运动摄像机,镜头正对着铺在草坪中央的米白色瑜伽垫。陆时衍穿着一身定制的浅灰色运动服,手里捧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是产科医生亲自录制的孕期瑜伽教学视频,每一个动作旁边都标注着“幅度≤30°”“时长≤1分钟”的红色警示。
“孕期运动必须严格控制强度,不能让念念累着。”他一边念叨,一边对照视频调整瑜伽垫的位置,连垫子边缘与花坛的距离都用卷尺量了三遍,确保误差不超过两厘米。苏念穿着宽松的孕妇裙走出来时,正好看到他蹲在地上,用粉笔画出脚掌的站位标记,忍不住笑出声:“陆总,你这是要办奥运会吗?”
陆时衍抬头,伸手扶她坐在瑜伽垫旁的藤椅上,语气严肃得像在开项目启动会:“这是‘孕期运动胎教1.0版本’,核心是‘低强度、高安全’。”他点开平板里的表格,“我做了详细的运动计划,每天早上练15分钟孕期瑜伽,下午在花园散步20分钟,晚上睡前做5分钟呼吸训练,每个环节都有医生的安全评估报告。”
七点整,运动胎教正式开始。陆时衍先帮苏念戴上心率监测手环,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字实时传送到他的手机上。“第一个动作是‘猫式伸展’,膝盖要与髋同宽,手臂垂直于地面。”他半跪在地,手把手调整苏念的姿势,连手指的弯曲弧度都要对照视频校准,“医生说这个动作能缓解腰背酸痛,还能让宝宝在子宫里更舒适。”
苏念按照他的指导慢慢弓起背部,肚子里的宝宝突然轻轻踢了一下。陆时衍立刻暂停动作,紧张地盯着心率手环:“心率正常吗?有没有不舒服?”苏念笑着拍了拍他的手:“放心,宝宝这是在给我们加油呢。”他这才松了口气,拿出小本子记录:“猫式伸展,时长1分钟,宝宝有积极反应,下次可适当增加5秒。”
练到“桥式”动作时,陆时衍特意在苏念的腰下垫了一个定制的记忆棉靠枕。“这个靠枕的厚度是8厘米,刚好能支撑腰部,不会给腹部造成压力。”他跪坐在旁边,双手虚扶着苏念的腰,眼睛死死盯着她的腹部,“你要是觉得累,立刻告诉我,我们马上停止。”
十五分钟的瑜伽结束后,陆时衍立刻递上温水和毛巾,还不忘用体温枪给苏念量了一下额头温度。“36.5℃,正常。”他在表格上打了个勾,又给产科医生发了条消息,详细汇报苏念的心率、体温和运动反应,直到收到医生“一切正常”的回复,才彻底放下心来。
上午十点,陆氏集团总裁办公室的会议桌上,摆着一台 treadmill(跑步机)——这是他特意为苏念准备的室内散步设备,机身两侧加装了防护栏,底部铺着厚厚的防滑垫。林舟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份《孕期室内运动安全手册》,表情严肃得像在审核合同。
“速度必须控制在每小时2公里,坡度设置为0°,不能有任何颠簸。”陆时衍戴着白手套,仔细检查跑步机的每一个部件,连螺丝的松紧度都要用扳手确认,“下午念念要是想来公司,就在这里散步,我让人把周围的桌椅都挪开,腾出3米宽的安全距离。”
林舟忍不住提醒:“陆总,会议室的空间会不会太小了?”陆时衍立刻摇头,打开手机里的3D建模图:“我已经让设计院做了模拟,2公里的时速,20分钟刚好走800米,这个空间完全足够。”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你再去准备一些孕妇专用的防滑袜,鞋底的纹路要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中午十二点,陆时衍带着定制的午餐回到家。苏念正坐在客厅看育儿书,看到他手里的保温桶,好奇地凑过去:“今天的午餐是什么?”他打开保温桶,里面是精心搭配的杂粮饭、清蒸鲈鱼和清炒菠菜,旁边还放着一小碗银耳莲子羹。
“运动后要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杂粮饭的升糖指数低,鲈鱼富含DHA,菠菜能补铁。”他一边给苏念盛饭,一边讲解,“银耳莲子羹是冰镇的,但温度控制在10℃,不会刺激肠胃,还能解腻。”苏念舀了一勺羹放进嘴里,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忍不住点点头:“陆总,你现在可以去当孕期营养师了。”
下午三点,花园里的阳光正好。陆时衍推着一辆定制的孕妇散步车陪苏念散步,车斗里放着温水、毛巾和应急呼叫器,车把手上还挂着一个小型的胎动计数器。“我们沿着花园的环形小路走,每圈300米,走两圈刚好600米,用时20分钟。”他牵着苏念的手,步伐放慢到与她一致,“医生说散步时保持匀速很重要,这样宝宝能感受到规律的节奏。”
走到桂花树下时,苏念停下脚步,轻轻抚摸着肚子:“宝宝,你闻到桂花香了吗?爸爸带我们来散步啦。”陆时衍立刻拿出手机,打开录音功能:“把这段声音录下来,晚上给宝宝当白噪音。”他还特意摘下一朵桂花,放在苏念的鼻尖下,“让宝宝也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味道,这是‘嗅觉胎教’的一部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