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农历八月十四。
陈真海和王云一起去外公家送节礼。
餐馆只剩下陈姗姗和陈真真(二姑)两人照应。
今天餐馆不对外营业,只做团体餐——卤肉饭。
配菜只需要炒个菜花,活儿不多,陈姗姗和二姑两个人完全忙得过来。
上次陈真海买肉买多了,王云便顺手做了些辣肉酱。
上没想到,顾客反响意外地好。
当晚推出的肉酱拌面,几乎每个来吃过的顾客都会额外打包一份辣肉酱带走。
王云原本只是做来拌面用的,根本没打算卖,自然也没准备装酱的玻璃瓶。
起初只有一两个顾客要买,王云就用一次性饭盒打包。
后来要的人越来越多,陈真海连围裙都顾不上脱,赶紧跑去超市现买了几十个玻璃罐回来。
罐子洗干净了,水还没沥干,不少顾客已经等急了。
陈真海只好用纸巾一个个把罐子擦干,这才算应付过去。
当晚做的肉酱根本不够卖。
其实这肉酱做法并不复杂,在家也能做,主要是工序麻烦。
加上王云卖得便宜,十块钱一罐头瓶,能吃好久。
无论是拌面、拌米线、卷煎饼配大葱、就馒头,还是调凉菜时加一点,都特别香。
王云盘算着,等中秋节过后得多做些。这辣肉酱赚的钱不比做团体餐少,关键是省心。
后厨,陈真真把用热水焯过的菜花捞出来,放进凉水盆里过凉。
她一边忙活,一边和陈姗姗闲聊:“珊珊,最近你那饰品店生意咋样?”
陈真真把用热水焯过的菜花放凉水盆里过凉水,跟陈姗姗闲聊:
“姗姗,最近饰品店生意怎么样?”
陈姗姗把切好的大葱放进筐里备用,转过腚开始拍蒜。
“还行,招的那两个店员挺机灵的。”
她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二姑,那个……谁,最近又去骚扰你们了吗?”
陈真真手上的动作不易察觉地停顿了一下,随即笑了笑,摇摇头:“没,上次报警了,估计他也怕了。”
“那就好。”
陈姗姗松了口气,“等这边新房下来能装修了,您和小宇搬过来住,就方便多了。”
“对了姗姗,”陈真真顺势接话,自然地岔开了刚才的话题,“你们打算啥时候搬过来?”
“装好不到一个月吧。”
“我想着多晾几天。只要那边拆迁办不催,就晚点搬过来。”
虽说新家是简装,用的装修材料也都是自己精挑细选的,但甲醛这东西,能多通风一天是一天。
这次她们特意选了二楼,装修时陈姗姗还坚持做了独立下水管。
不管以后二楼会不会出现反水的问题,装修时就提前改好,总比真堵了再折腾省心得多。
姑侄俩一边聊着天一边干活,倒也没觉得太累。
期间,陈真海夫妇担心她们忙不过来,还打了两三个电话回来询问。
最后是陈姗姗没好气地对着电话说:“爸妈,你们要是再打电话过来,真要耽误事儿了!”
这才让父母那边消停下来。
陈姗姗说的也是实情,眼看已经十一点了,盒饭里的米饭都还没盛装呢。
餐饮厨房看着简单,真干起来,能让人忙得脚不沾地。
挂了电话,陈姗姗加快铲米的动作。
陈真真见状,笑着安抚她:“没事的,姗姗,别急,咱们只要12点送到就行。”
“好,知道了,二姑。”
陈姗姗嘴上应着,手上的动作却丝毫没慢下来。
在她看来,能尽量提前就绝不拖后。
最终,陈姗姗开车把团餐准时送达,赶在11点58分送到了地方。
回来的路上,她松了口气,忍不住问陈真真:“二姑,你们平时都这么赶时间吗?”
陈真真笑了笑:“还好吧,都习惯了。我炒菜的速度比不上你爸妈他们利索。有时候中午忙得早,你妈妈会把晚餐都能炒出来,这样晚上就能轻松不少。”
陈姗姗心想:以前没开店,也没有堂食的时候还好。现在每天固定还有二十来个堂食的客人,真不敢想爸妈他们平时得有多忙。
心里突然有一丝后悔。
当初是她劝父母开这个店的,本想着有个固定的店面,厨房能宽敞些,不用再风吹雨淋,干活也能更方便。
可现在看来,似乎反而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二姑,” 她犹豫了一下问道,“那……赚的比以前多吗?”
“那是自然啊!” 陈真真语气肯定,
“不说别的,就光我这卤肉,不少顾客在店里吃完觉得好,还会打包带走。光这一项,每天就比之前多赚一百多块呢。”
两人说着话,车子已经开回了后厨。
厨房里每天做完饭后,所有的餐具都必须仔细刷洗干净,沥干水分再归置好。
今天因为只做了一个素炒菜花,主要就用了案板、炒锅、刀具这几样东西,刷洗起来还算轻松。
最麻烦的要数那个绞肉机——那机器只要一天没彻底刷干净,第二天再打开,那股味道简直像臭水沟一样上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