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说这人啊,起床就刷牙洗脸,刷完牙接着就吃饭,那嘴里没漱干净的牙膏沫子,是不是就跟着饭一起吞进肚子里了?”
“呃……”
王云正在灶台边盛粥,听到这话,手里的勺子顿住了。
陈姗姗自顾自地继续说:“所以啊,我觉得还不如先漱漱口,然后吃饭,吃完饭再刷牙呢!这样不是更干净?”
“呃……”
王云被女儿这套“歪理”说得有点懵,眨巴着眼睛,仔细琢磨了一下,
“哎?好像……是有点道理哈?”
王云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以前下地干活,对卫生也没那么讲究,除了饭前记得洗洗手。
刷牙也不是天天必须做的事。
后来孩子们上学了,学校开家长会,老师总强调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孩子。
她才慢慢养成了习惯,天天刷牙洗脸。
但像女儿说的这个“刷牙吃饭顺序”问题,她还真从来没细想过……
这边王云还在发愣,琢磨着女儿的话;
那边陈姗姗已经动作麻利地洗漱完毕,走到饭桌旁坐下,拿起一块刚蒸好的鸡蛋糕,美滋滋地啃了起来。
徐然在一旁闷笑...
***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暑假。
全国的学生老师们都开始放假了,大学生们也纷纷回家。
随着各地经济慢慢恢复,出门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陈姗姗的网店生意一直挺稳当。
店里有徐然她们几个得力助手打理着,仓库发货有张婷婷和曹宝珠盯着,她这个老板反倒清闲了不少。
每天主要就是看看销售报表,根据库存情况补补货、进进货,事情不多。
这下可好,她给自己安排了个“四点一线”的规律生活:去健身馆锻炼身体,到拳馆练练散打,泡图书馆看看书充充电,最后回家休息。
小日子过得还挺充实。
不过呢,她这个“临城慈善家”的名头也不是白叫的。
时不时地,闫如玉就会一个电话打过来,拉她去各个新开发的景区露个脸,或者配合拍些宣传照片。
陈姗姗虽然觉得有点麻烦,但也知道这是好事,能帮家乡宣传,所以一般也都乐呵呵地配合。
李黄河的高考成绩也出来了。
这小子发挥稳定,分数稳稳地够上985、211大学了。
但就在他准备填报高考志愿的关键时候,武警学院直接给他发来了特招录取通知书。
原来是他高中的体育老师推荐的。
这位体育老师以前就是武警部队的,后来因伤退役才来当了老师。
从高一开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就发现了李黄河在攀爬、体能、反应等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
他一直默默关注,后来就联系了自己以前的同事,极力推荐了李黄河。
武警学院那边很重视,专门派人下来对李黄河进行了全面的体能测试和考察。
结果,当然是相当满意,于是果断决定提前特招他入学。
其实李黄河自己原本的志愿也是想考军校。
后来听体育老师详细介绍了武警的情况,觉得比起正规部队,武警在休假回家、待遇保障,以及建功立业的机会方面,可能更灵活、更直接一些。
比起不太自由的陈军,这还是挺不错的。
所以,他几乎没怎么犹豫,就欣然接受了这份特招通知书。
陈姗姗得知李黄河被武警学院特招的消息后,除了真心替他高兴,
心里还忍不住嘀咕:‘嘿,家里这俩“弟弟”还真是挺会“省钱”的。’
武警学院跟军校差不多,统一发服装被褥,不仅不收学费,每个月还给发补贴。
多好!
而且学校就在北省,离家不算远,比起远在南方的陈军,李黄河这算是很近了。
这个暑假,李黄河没有像往年那样回村里给人补课赚生活费,而是难得地“厚着脸皮”住在了陈家。
这几年,虽然陈家人一直热情邀请,但李黄河极少在陈家过夜。
他总是怕麻烦人家,担心惹人烦,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和分寸感。
他知道,武警学院虽然比某些军校管理上可能稍宽松一点,但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封闭式训练,不能随便探亲,每年的假期也都是固定的。
他就是想趁着这最后一段自由时间,多和姐姐待在一起。
哪怕只是帮她干点活,当她的“保镖”或者“人形行李架”,他也觉得甘之如饴。
所以这次,当王云阿姨再次开口让他安心住下时,他没有拒绝。
他原本的打算是在陈家宽敞的平台上搭个帐篷凑合住。
夏天虽然热,但平台通风,也能将就。
陈家父母体谅他,觉得平台上太晒太热,让他去陈军空着的房间睡。
最后,李黄河还是坚持在陈军的房间里搭起了帐篷。
他心里清楚,陈家人是真心待他好,不把他当外人,但他自己不能真把这儿当自己家,分寸感不能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