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安慌忙解释,话都说得有点急:
“不是的,你误会了!那天……场面是有点乱,也不适合相认,我就想着……想着找个更合适的机会再……”
他有点语无伦次,但眼神很诚恳。
两人互相解释了几句,话终于说开了。
陈姗姗这才明白,原来就是一场误会。
她心里那块一直悬着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看来是自己狭隘了,把张易安想的不堪了些。
陈姗姗心里有点发虚,低头用脚尖蹭着地上的小石子:
“那、那我先回去了。”
“我送你。”张易安很自然地接话。
“不用!”
她立刻拒绝,转身就朝家属院小跑起来。
跑出去没几步,她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刹住脚步,转过身来,
“明天中午你想吃什么菜?”
声音比平时高了些。
“哈?”
张易安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有点错愕。
“明天中午你还来吃饭不?”
陈姗姗看着他,解释道,
“我们也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喜欢辣还是不辣的。你直接说有没有特别爱吃的,我让我爸给你做。”
“都行,我不挑食。”
张易安回过神来,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笑容越来越大,
“当然,辣一点也挺好。”
“行。”
陈姗姗应了一声,随即转身,快步跑回了小院。
张易安站在原地没动,一直目送着她的身影安全地进了院门,这才转过身。
迈着明显轻快了许多的步子朝营区走去。
***
在陈家离开家属院前的最后三天,张易安依旧每天雷打不动地厚着脸皮过来蹭饭。
不同的是,饭桌上开始出现一些他爱吃的菜,比如带点辣味的炒菜。
陈姗姗对他的态度也变了,不再像之前那样不冷不热。
虽然还比不上陈父陈母的热情,但至少不像之前那样,全程和张易安几乎零交流了。
陈父陈母不清楚女儿为什么突然想通了,但看到这变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在陈家三口人离开家属院的最后一晚,陈家做了一大桌子好菜,直接在院子里摆开。
不仅叫上了杜鹃母子俩,还请来了几天不见人影的指导员。
陈军还叫上了两个关系要好的战友,于小牛和文飞。
大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送别饭。
杜鹃母子能在这里住这么久,是因为连长和指导员的家属是可以随军的。
要不是因为公婆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杜鹃其实可以一直住在家属院里。
饭桌上,薛小米还不知道马上就要和小‘雨点’分开了,正开开心心地啃着鸡翅。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陈家人就悄悄地离开了。
这是他们和杜鹃提前商量好的,就是为了不让小米看见,不然孩子哭闹起来,特别难哄。
等小米起床后,母女俩看着隔壁空荡荡、异常安静的院子,心里各自想着心事。
薛小米反应过来,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因为她知道再也见不到小狗了。
杜鹃只觉得周围一下子又只剩下她们母女俩,心里也空落落的。
看着女儿哭得撕心裂肺,杜鹃再也忍不住,也跟着大声哭了起来。
薛小米看到妈妈哭得这么伤心,反倒慢慢停下了自己的哭泣。
她伸出软乎乎的小手,轻轻地抚上妈妈湿漉漉的脸庞,笨拙地帮妈妈擦着怎么也擦不干的眼泪。
另一只小手还不忘学着妈妈平时安慰自己的样子,一下下拍着妈妈的后背。
杜鹃看着这么懂事可爱的女儿,一把将孩子紧紧搂进怀里。
她抖着身子,把脸埋在女儿的小线帽子里,哭得更凶了。
“妈妈,不哭,不哭,”
小米奶声奶气地哄着,
“小米乖,小米不要雨点了,小米只要妈妈不哭……”
回应小米的,只有杜鹃压抑的、断断续续的哭声...
***
另一边,张易安和陈军一起过来送陈家三口人离开。
见面时大家开心地拥抱,离别时也努力笑着拥抱。
该说的话,昨天吃饭时都已经说过了。
临别之际,千言万语似乎都堵在喉咙口,最后只化作简单的几句:
“一路顺风!”
“路上注意安全!”
“保重。”
就在陈真海、王云和陈姗姗三人刚走出岗亭,来到大门外,准备上车时。
陈真海突然朝着还在挥手告别的陈军大声喊了一句:
“小军!你在里面好好干!爸妈就在这儿了!”
这话一出,把在场的其他四个人——王云、陈姗姗、张易安和陈军都整懵了。
王云一把拉住丈夫的胳膊,又急又疑惑:
“老陈,你这话啥意思?啥叫‘就在这儿了’?”
陈真海扭过头看向妻子,脸上带着兴奋,解释道:
“我是说,咱们要不就在这附近买个房子。昨天我听文飞说,他爸妈就是打算明年在营区边上买个房子。他说了,当兵的每个月是有两天外出时间的。这样咱们就不用光等着他放长假了,每个月都能见着儿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