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站在人群的边缘,看着木箱上那个沐浴在灯光下的身影,他的呼吸,不自觉地屏住了。
歌声不再是先前的轻柔,而是带上了一种坚定的力量,像是从那句“连接成整个大陆”中生长出来的藤蔓,紧紧缠绕住每个人的心。
“所以,不必独自承担伤痛,”
“你的背后,是千万个弟兄。”
“所以,不必独自面对黑暗,”
“你的信念,是闪亮的灯盏!”
歌声渐渐高亢,带着一种不屈的质问。
“谁说孤独,不是一种勋章?”
“在无人看见的岸上,独自抵挡风浪!”
“谁说沉默的坚守,不算英雄模样!”
这一句,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炸弹,在所有战士的心里,轰然炸响!
他们是守岛的兵,常年与风浪、礁石、烈日为伴,哪一个不是一身汗臭和泥污?
他们不是站在聚光灯下的英雄,他们只是在南海的这片孤岛上,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不为人知的防线。
苏晴-晴的声音,在这一刻充满了穿透灵魂的力量。
“敬那孤岛上的岗哨,在黑夜里站成雕像!”
一个正在巡逻的哨兵,透过营房的窗户听到这歌声,脚步一顿,眼眶瞬间红了。他想起了无数个独自一人,在漆黑的海岸线上巡逻的夜晚。
“敬那礁石上的脊梁,任惊涛骇浪也不弯!”
一个参加过早年边境冲突的老兵,端着饭盆的手开始颤抖。他想起了被敌人俘虏时,宁死不屈,被打断了腿骨的战友。
“敬那干涸中的守望,用信念凿出水的微光!”
周定国的身子猛地一震,他的思绪瞬间回到了几年前那场最可怕的大旱。他想起了那个叫王铁柱的老兵,为了寻找新的水源,带着人硬是用锤子和钢钎在喀斯特岩壁上凿了三个月,最后真的从石头缝里引出了一股细流。那股水,救了整个营的命。这句词,唱的不就是王铁柱,不就是他们每一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守岛人吗?
“却把泪水都深藏!”
贺严的眼睛里,映着苏晴晴的身影,他紧紧地攥着拳,指节发白。
“敬你破烂的衣裳,却敢为我挡那致命的枪!”
那个哭泣的小战士,再也忍不住,泪水决堤而下。他的班长,就是为了掩护他,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
“我们都那么像,平凡的模样!”
“守吗?守啊!用这血肉之躯!”
“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海风中的呜咽与怒吼!”
苏晴晴的眼中也泛起了泪光,她仿佛看到了无数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在黑暗中挣扎,在绝望中战斗。
整个食堂,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压抑的、此起彼伏的抽泣声。
战士们不再伪装,不再强撑。有的抱着头,泪水从指缝间涌出。有的和身边的战友紧紧相拥,哭得像个孩子。
这不是软弱,这是一种被理解、被认可之后的彻底释放。
这首歌,唱的就是他们!唱的就是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
他们是在暗巷里独行的哨兵,是对峙过绝望的勇士,是穿着破烂衣裳却敢堵命运枪口的凡人!
他们的伤口,他们的不完美,他们卑微的梦想,在这一刻,都被赋予了最光荣的意义!
周定国缓缓地闭上了眼,一行老泪顺着脸上的沟壑,无声滑落。
他戎马一生,听过无数慷慨激昂的战歌,做过无数鼓舞人心的动员。但没有任何一次,能像今天这样,像这首闻所未闻的怪歌一样,如此精准地、狠狠地,击中了他手下这群兵,内心最柔软、也最坚硬的地方。
站在知青院外的阴影里,秦放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他看着食堂里那群哭泣的军人,那些平日里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钢铁硬汉,此刻却像孩子一样脆弱。而这一切的中心,只是那个女孩的一首歌。秦放自诩见识过人心,也懂得如何鼓动情绪,但他所知的一切手段,在这首歌面前,都显得那么粗糙和可笑。她不是在煽动,而是在共鸣,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每个人最深的心锁。这已经超出了技巧的范畴。这个女人……她究竟是用什么在歌唱?
歌声落下最后一个音符。
苏晴晴站在那里,泪流满面,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死寂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呐喊!
“苏同志!”
“苏同志!”
这喊声,比庆祝胜利时更加响亮,更加发自肺腑!
战士们自发地围了过来,他们用一种近乎朝圣的目光看着苏晴晴。炊事班长老王更是直接端了一大盆刚出锅的肉过来,硬要塞给她。
“苏同志,你唱得太好了!俺们……俺们心里都亮堂了!”
苏晴晴被这阵仗搞得有些手足无措,只能傻笑着,一边擦眼泪一边摆手。
高山不知何时已经挤到她身边,不动声色地隔开过于激动的人群,将一杯温水递到了她手里。
苏晴晴接过水,嗓子确实干得冒烟了。她仰头喝了几口,才感觉缓过劲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