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乾清宫里接到了麦至德的求见。麦至德一路小跑着进殿,“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陛下!陛下啊!三皇孙可真是天纵奇才,咱先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还以为他是小孩子胡闹呢!”
朱元璋皱了皱眉,示意他起身说话。麦至德忙不迭站起身,满脸的惊叹与敬佩,连珠炮似的说道:“陛下,那三皇孙改良的纺纱机和织布机,简直神了!这两台机子一上手,原本麻烦得很的羊毛纺织,变得又快又好。那纺纱机,踩几脚踏板,就能把羊毛纺成又匀又细的线,比咱们之前的法子快了好几倍不说,纺出来的线质量更是没得说。”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那神奇的纺机就在眼前:“还有那织布机,陛下您是没瞧见,织出的毛布细密柔软,一点不扎手,连羊膻味都轻了许多。老臣亲眼看着,往日里得好几个人忙活大半天的活儿,如今一人半天就能做得又好又多。这要是推广开去,咱们大明的织造业可就发达了,百姓的冬衣也能更暖和
麦至德说到这儿,脸上满是兴奋,就差没手舞足蹈起来:“陛下,三皇孙这哪是四岁的孩子啊,简直就是下凡的文曲星!他这两下子,怕是鲁班在世都得竖起大拇指。老臣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这么厉害的孩子,往后啊,咱大明有这等奇才,何愁不兴盛!”
朱元璋听麦至德说得唾沫横飞,那些关于机具构造、织造效率提升的话,一时间在他脑海里搅成一团,云里雾里的。但他好歹听明白了一点——允熥真把羊毛大衣给捣鼓出来了,而且看样子这背后还有大大的好处。
他眯起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朱允熥那奶声奶气却又透着机灵的模样,心中暗自思忖:“这小崽子,还真有两下子?”
麦至德见朱元璋神色未明,又赶忙补充道:“陛下,那毛布织出来,不但能做暖和的冬衣,往后再跟北元互市,咱用这毛布去换他们的牛羊马匹,那可就赚大发了!而且啊,工部上下都见识了三皇孙的本事,那可是心服口服。这孩子对机具构造的门道,比好些干了一辈子的老工匠都精通!”
朱元璋微微颔首,心里头已经信了七八分。麦至德这人向来稳重,若不是亲眼所见,绝不敢在他面前如此夸下海口。他忍不住笑骂道:“这小子,原来真有本事。”
顿了顿,朱元璋又问道:“那你说说,这机子若是推广,可有难处?”
麦至德思索片刻,回道:“陛下,推广之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难处在于这新机子构造精巧,工匠打造起来怕是得费些功夫,且需培训织工学会操作。但若是陛下下旨,工部全力督办,想来也能顺利推行。毕竟这对咱大明百利而无一害啊!”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拍了拍龙椅扶手,笑道:“好!既然如此,你回去告诉允熥,就说他这事儿办得漂亮,皇爷爷重重有赏!至于推广的事儿,你工部得给咱盯紧了,要是出了岔子,唯你是问!”
麦至德赶忙躬身领命:“陛下放心,老臣必定全力以赴。
麦至德退下后,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望着殿外的天空,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四岁的小孙儿,竟能给他带来如此大的惊喜。
正想着,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朱元璋抬眼,便看到马皇后笑意盈盈地走进殿来。马皇后看着朱元璋脸上那难掩的笑意,好奇地问道:“重八,何事让你这般高兴?瞧你笑得,嘴都快咧到耳根子咯。”
朱元璋起身,迎上前去,拉着马皇后的手,眉飞色舞地说道:“妹子,你可知道,咱那小孙儿允熥,可真是个天才!他在工部折腾着改良了纺纱机和织布机,竟把羊毛织成了又软又暖的布,不但能做冬衣,往后还能跟北元互市,赚他们的银子!”
马皇后一听,也是满脸的惊讶与欢喜:“真的?允熥才四岁呀,咋就这么厉害?这孩子,可真是给咱们老朱家争气!”
朱元璋得意地笑了笑:“可不是嘛!麦至德刚进宫来,把那事儿说得神乎其神,还说允熥对机具构造的门道,比老工匠都精通。咱当时听着都不敢相信,可麦至德那老小子,也不敢在咱面前瞎咧咧,想来定是真的。”
马皇后轻轻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慈爱:“这孩子,从小就机灵。咱平日里看着,就觉得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如今看来,他这聪明劲儿,还真派上了大用场。重八,你打算咋奖赏他呀?”
朱元璋摸着下巴,思索片刻道:“妹子,你说得对,这赏肯定得重重地赏。咱琢磨着,给他在宫里建个小工坊,让他能随心摆弄那些玩意儿,再给他拨些能工巧匠,专门供他差遣,咋样?”
马皇后笑着嗔怪道:“你呀,就惯着他吧。不过允熥这孩子,确实值得奖赏。只是,重八,咱也得提醒你,孩子还小,可别让这奖赏冲昏了他的头脑。”
朱元璋点头称是:“妹子说得是,咱心里有数。咱会找个合适的时机,好好跟允熥说道说道,让他知道,这是对他本事的认可,往后还得继续努力,不能骄傲自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