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月二德的定义与核心属性
天月二德均为命理中 “化凶为吉的福德之神”,核心职能是 “掩凶作善、回凶转吉”,但二者内涵与侧重各有不同,且与天乙贵人存在明确差异:
1. 本质定义
天德:以 “利物济人、掩凶作善” 为核心,是天地间的福德之气,能主动化解凶煞、彰显善念,如同 “自带善缘的护持力”;
月德:源自 “三合所照之方、日月会合之辰”,借日月照临的力量制服天曜地煞,更偏向 “被动解险”,如同 “危机中的保护伞”。
2. 与天乙贵人的核心区别
天乙贵人主 “尊贵层级提升”(利事业、增气质、显身份),而天月二德主 “福气与安全”—— 无论八字格局高低,遇天月二德均为好事,即便命中有凶神恶煞,也能 “履险如夷”,原文喻为 “心脏病人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凸显其 “兜底护佑” 的特质。
3. 天德与月德的差异
天德:更侧重 “富贵与品性”—— 主命主有富贵机缘,且心性慈悲、行事善良;
月德:更侧重 “安全与解险”—— 主命主规避灾祸,即便遇险也能自然消散,核心在 “保平安”。
二、天月二德的取法规则
天月二德均以 “月支” 为基准取法,天德取法分 “四孟、四仲、四季月” 三类,月德取法依托 “三合局”,具体规则如下:
1. 天德取法(以月支定,分三类月)
四孟月(寅、申、巳、亥月):取 “月支长生之干的临干”
原理:四孟月为五行长生之地,先找月支对应长生的天干,再取其相邻的 “临干” 即为天德;
实例:寅月(木长生在寅,对应长生之干为丙),丙的临干为丁,故寅月天德为丁;巳月(火长生在寅,对应长生之干为庚),庚的临干为辛,故巳月天德为辛。
四仲月(子、午、卯、酉月):取 “月支对冲之月的临支”
原理:四仲月为五行帝旺之地,先找月支的对冲月,再取对冲月的相邻 “临支” 即为天德;
实例:子月(对冲月为午),午的临支为巳,故子月天德为巳;卯月(对冲月为酉),酉的临支为申,故卯月天德为申。
四季月(辰、戌、丑、未月):天德与月德取法相同,直接参照 “月德取法” 即可。
2. 月德取法(以月支对应的三合局定,规则统一)
月德取法依托 “三合局五行”,找到月支所属三合局对应的 “阳干” 即为月德,具体对应关系清晰:
寅、午、戌月(火局):对应阳干丙,故月德为丙;
巳、酉、丑月(金局):对应阳干庚,故月德为庚;
申、子、辰月(水局):对应阳干壬,故月德为壬;
亥、卯、未月(木局):对应阳干甲,故月德为甲。
三、天月二德的核心特质
天月二德的影响围绕 “福德、解险、品性” 展开,具体可分为 “自身品性”“运势护佑”“格局适配” 三类,每类均有典籍支撑:
1. 对自身品性的影响
命带天德:主 “素食慈心,善良无害人刻薄之心,宽容不小肚鸡肠”—— 即心性慈悲、待人宽厚,无算计刻薄之念,自带善德气场;
命带月德:主 “安全,众险有解”—— 即直觉敏锐、能规避潜在风险,即便陷入危机,也能因 “日月护持” 找到化解之道,自带平安属性。
2. 对运势的核心护佑
天月二德的核心价值是 “化凶为吉”,《三命铃》《子平赋》等典籍均有印证:
基础护佑:凡命中带凶煞,得二德扶化,“凶不为甚”;命主一生安逸,“不犯刑,不逢盗,纵遇凶祸,自然消散”,如《心镜》云 “天月二德为解救,百灾不为害”;
岁运加持:行运中遇天月二德,能化解该阶段的凶煞影响,如遇官非、灾祸,均能减轻危害,甚至转危为安。
3. 对不同格局的适配性
天月二德不挑格局,无论贵格、贱格均能赋能:
入贵格:主 “登科甲,得君宠任”,或承祖荫显达,若再遇三奇、天乙贵人,更易身居高位(如《秘诀》云 “更遇将星,名登相府”);
入贱格:主 “一生温饱,福寿两全”,即便运势蹇滞,也能 “守分固穷,不失为君子”,不会因贫贱陷入恶途;
女命得之:多为 “贵人之妻”,即配偶多有能力或身份,婚姻中能得护佑,生活安稳。
四、天月二德与其他神煞 / 元素的组合影响
天月二德与其他神煞搭配时,会强化吉性或拓展福泽,核心组合如下:
1. 与三奇、天乙贵人并临
“尤为吉庆”—— 三奇主智慧超凡,天乙贵人主尊贵助力,二者与天月二德结合,能同时兼具 “智慧、贵气、福德”,命主易成 “文学超群、仁宦清显” 之人(《三命钤》),适合朝堂、文化等领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