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学问被称为“玄学”,自然有其深奥复杂之处。许多初学者在接触时,常常感到晕头转向,难以把握重点。加上古今命理书籍观点不一,大师们的也是案例“马后炮”总结而来,臆想成分居多。初学者看不懂就属于正常,不需要怀疑自己。
个人才疏学浅,看过多家资料后,进行了部分梳理,属于“独家”,看到本章一定要“打赏”,都是个人压箱底真知识的总结。
一、天干到底“冲”不“冲”?
近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天干之间也存在“相冲”的关系,比如庚金与甲木就被认为是“相冲”。结论,纯属胡扯,胡说八道。
什么是“相冲”?
从字面上理解,“冲”是指两个物体以一定速度相互撞击。在命理中,“冲”通常指的是地支之间的作用关系,比如寅申冲、子午冲等。这种“冲”是相互的,双方都会受到冲击,甚至“受伤”。
天干可以理解成天上的星星,啥时候见过两个恒星撞到一起了,真撞到一起,跟咱们普通人有啥关系!!!
天干之间的关系:以“克”为主
天干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生克制化”,而不是“冲”。比如庚金克甲木,这是“克”的关系,而不是“冲”。甲木见到庚金,就像弱者见到强者,躲避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主动迎上去“冲撞”呢?
用“十神”来验证
我们还可以用“十神”理论来验证。庚金是甲木的“七杀”,代表压力、挑战;而庚金自身作为“食神”,则代表才华、智慧。如果庚甲真的“相冲”,那么食神和七杀就会同时受伤,食神连自己都保不住,又怎么可能去“制杀”成格呢?这显然与命理的基本原理相矛盾。
因此,天干论“冲”之说,缺乏理论依据,也难以在实践中验证,初学者应当谨慎对待,避免被误导。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星星存在万有引力和互斥现象,只有黑洞,大的吃小的!速度、质量决定是否偏离轨道,理解到这些,也就清楚天干想克的关系了。所以说天干即使有想克的现象,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各玩各的,相互独立。
二、“墓库”真的那么容易“入”吗?
在八字分析中,“墓库”是一个容易让人困惑的概念。有人一看到日支有“丑”金库,就断定“丑”墓了“申”,认为“申”金已经入了“丑”墓,甚至认为“丑未冲”可以把“申”释放出来。这种说法听起来很玄,但其实是对“墓库”理论的误解。
“入墓”的两个必要条件
真正意义上的“入墓”,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库门必须打开:就像仓库的门没开,东西是放不进去的。在命理中,库需要通过“刑、冲、破、害”等方式被“激活”,才能发挥“收”的作用。连观音菩萨收孙悟空,都要先揭开瓶盖呢,四库怎么可能无声无息就把五行“吸”进去?
被收者必须受伤严重:入墓,往往代表一种“收藏”或“隐藏”的状态,通常是因为该五行在命局中受到严重克制,力量衰弱,不得已才“入墓”藏身。一个强旺的五行,怎么可能轻易“入墓”?
警惕“吸星大法”式的臆想
那种认为四库可以像“吸星大法”一样,随意吸收五行的说法,实在是将命理武侠化、小说化了。地支之间的作用,必须依据具体的“刑、冲、合、害”等关系来分析,在静态无冲克的情况下,不能凭空想象其作用。
初学者在学习时,一定要建立扎实的基础,不要被那些听起来神奇却经不起推敲的“秘法”所迷惑。
简单理解:不犯错误,就不怕警察;你家势力大,警察也要犹豫如何处理;如果你是皇子,基本法律也就无效了。核心也看入墓元素的力量。
三、格局如何定?《子平真诠》讲得很清楚
关于如何定格,命理界也有多种说法。有人推崇“月令本气定格”法,即简单地以月令的主气来定格局。这种方法虽然直接,但往往失之偏颇。
《子平真诠》的定格原则
经典着作《子平真诠》在定格方面,给出了非常严谨和清晰的原则,值得我们遵循:
有官先论官:如果八字中有官星(正官、七杀),要优先考虑官星的格局。这是第一原则。
月令透干会支:如果月令的藏干透出在天干,则以透出之干定格局;或者月令与其他地支形成三合局,则以合局定格局。
月令主气定格:只有在上述两种情况都不成立时,才考虑以月令的主气来定格局。
特别注意:杂气月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当出生在“杂气月”(即辰、戌、丑、未月)时,绝对不能简单地以月令主气来定格,更不能用所谓的“人元司令分野”去找什么“真神”定格局。这种方法不仅复杂,而且缺乏充分的命理依据。
《子平真诠》的理论体系,是经过无数实践检验的,作为后学者,我们应当尊重经典,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和验证,而不是轻易用自己臆想的观点去否定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