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都内一家以尖端技术和严谨作风闻名的私立医院,心脏外科的手术观摩室内,安静得只剩下仪器规律的滴答声和主刀医生沉稳的指令。无影灯下,柳生比吕士穿着绿色手术服,戴着口罩和手术放大镜,只露出一双冷静到极致的眼睛。他的手指修长、稳定,握着手术器械的动作精准得如同机械,正在进行一例高难度的微创心脏瓣膜修补术。
“镊子。”
“吸引器。”
“3-0 prolene线。”
他的声音透过口罩传出,清晰、平稳,不带丝毫情绪波动,仿佛不是在操控着一个人的生死,而是在完成一件精密的艺术品。周围的助手和护士屏息凝神,完全跟随他的节奏。在这方寸之间,他是绝对的掌控者。
从立海大毕业后,柳生比吕士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东京大学医学部,并以顶尖排名毕业。他没有选择继承家业,也没有选择更为轻松的眼科或皮肤科,而是挑战了以压力巨大、容错率极低着称的心脏外科。他说:“这里最需要精准,也最容不得任何‘欺诈’。”——这或许是他对自己过往“欺诈师”搭档的一种独特告别,亦或是将那种极致掌控的追求,转移到了另一个领域。
他的职业生涯并非坦途。住院医期间,他经历过连续三十六小时值班的疲惫,面对过无法挽回的生命流逝,也曾因过于年轻和俊朗的外貌(即使戴着口罩和帽子)而受到资深护士和患者家属的质疑。但他用无可挑剔的专业能力、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和对病患极度负责的态度,一步步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柳生医生的缝合,是我见过最完美的。”一位资深器械护士曾如此感叹。
“有柳生医生主刀,心里就踏实多了。”这是许多患者家属的心声。
他成为了医院最年轻的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他的时间被手术、门诊、学术会议和论文填满,但他依旧保持着绅士般的风度。即使是在连续进行两台大手术后,他的白大褂依旧一尘不染,领带结依旧端正,只是偶尔在无人注意时,会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摘下眼镜,用力揉按一下晴明穴,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他的妻子,那位在相亲咖啡厅里与他进行了一场“学术研讨会”的宫崎凛,如今已是知名律所的合伙人。他们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却有着独特的相处模式。
深夜的书房里,两人各据一方。柳生查阅着最新的医学文献,宫崎则处理着复杂的案件卷宗。空气中只有书页翻动和键盘敲击的声音。有时,柳生会就某个医疗纠纷的法律问题咨询妻子,宫崎则会用她清晰的逻辑为他分析利弊。他们之间没有太多温言软语,更多的是智力上的彼此欣赏和事业上的相互支持。
他们有一个女儿,柳生惠理奈,继承了父亲的冷静和母亲的逻辑,小小年纪就戴着无框眼镜,喜欢看百科全书胜过童话书。柳生会尽量挤出时间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尽管他出现在小学教室时,总会引起其他妈妈们的小小骚动。他会认真检查女儿的作业,用指导医学生般的耐心(虽然听起来依旧像在发布指令)为她讲解难题。
立海大的老友们偶尔需要医疗咨询时,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他。
仁王雅治曾因为暖的急性阑尾炎半夜给他打电话:“比吕士,我家小子肚子疼得打滚,puri~ 该摁哪里能止痛?”(被柳生冷静驳回并指示立刻送医)
真田弦一郎就警队体能训练的损伤防护问题咨询过他。
甚至连幸村精市画展期间因过度劳累引发的心律不齐,也是柳生亲自安排的检查和诊疗。
在医院里,他是严谨、可靠、甚至有些距离感的柳生医生。但在立海大的老友群里,他偶尔还是会冒泡,用他特有的方式参与调侃,或者在仁王过于“欺诈”时,推一推并不存在的眼镜,发一句:“仁王,适可而止。”
柳生比吕士的人生,如同他手中的手术刀,轨迹清晰,目标明确。他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践行着“精准”与“掌控”,在生死边缘的方寸之地,履行着救死扶伤的崇高职责。他将立海大时期的冷静与自律,完美地融入了白色巨塔之中,成为了无数患者生命中的一束可靠的光。而那份深植于心的绅士品格,则让他在冰冷的医学世界里,保留了一份独特的温度。对他而言,每一次成功的手术,都是对生命最崇高的致敬,也是对他自身价值最极致的体现。
喜欢蜜糖陷阱:欺诈师的专属迷糊天使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蜜糖陷阱:欺诈师的专属迷糊天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